工学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搜索结果: 436-450 共查到兵器科学与技术相关记录13397条 . 查询时间(1.771 秒)
为了分析某导气式火炮自动机身管磨损后的性能,从内弹道耦合导气装置子程序编写和弹炮耦合发射模型搭建方面入手,提出了子程序的计算流程和发射有限元模型的组织分析方式;基于所创建的子程序和磨损身管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某23 mm导气式自动炮内弹道性能退化对自动机运动特性和自动机射速的影响。本研究所提出的子程序计算流程和弹炮发射模型的组织方式可以为自动炮弹炮耦合计算提供重要参考。
导弹的体系突防作战需要武器装备针对敌方的预警、探测、识别、指控和拦截等多方面进行技术干扰,导弹末段飞行时由于干扰机和诱饵等设备大部在大气层中烧毁,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将无人机群作战应用于导弹末段突防,并利用UML软件进行军事概念建模,为导弹突防策略提供可视化模型参考。
结合人工智能和弹药技术的特点,介绍了智能集群飞行弹药的概念,通过在未来作战场景中的应用,提出了智能集群飞行弹药的技术优势和关键技术,分析了国外的发展现状,以便在未来网络化协同作战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针对信息化弹药缺乏运输、战备值班、训练使用过程中环境任务剖面数据,研究影响其可靠使用寿命的环境参数种类和特点,研制了一套信息化弹药全历程环境剖面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能够采集其“位置、时间、3向振动冲击、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环境信息,建立信息化弹药运动的轨迹和全历程综合环境谱,为信息化弹药设计定型和寿命评估提供数据支撑。
沈阳理工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初试自命题弹药学考试大纲。
介绍了一种基于Matlab的图像处理方法,对高速摄影图像进行处理,推算出距爆心不同距离处的冲击波压力值,并拟合得到冲击波压力随距离衰减曲线。该拟合结果与采用经验公式计算的结果吻合程度较高,与电测法测试结果相差不到9%。
针对地面对空情报雷达天线阵地测量的实际要求,分析天线波瓣测试系统平台的功能需求,提出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给出了关键功能模块的具体电路。该测试平台可大大提高雷达天线波瓣测试的效率及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研究采用AUTODYN对静爆、动爆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TNT当量为9.53 kg,装药运动速度为0 m/s,421 m/s,675 m/s,1 020 m/s的球形裸装药在无限空气域中爆炸情况。定量研究了不同装药运动速度下冲击波演化云图、冲击波压力峰值衰减曲面及冲击波压力峰值相对变化率曲面。研究结果表明:静爆冲击波压力以球形的方式均匀的向外演化;动爆冲击波在压力上升区域内,随装药运动速度的增...
对转管武器凸轮曲线槽机芯主滚轮进行动力学分析;根据圆柱凸轮双面约束的特点,分析了滚轮在曲线槽内的横越运动,以及约束面改变引起摩擦力方向改变时滚轮的运动情况;通过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研究了机芯主滚轮在曲线槽内的纯滚动、滑动和混合区范围及滚轮的转速和角加速度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转管武器凸轮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设计进行控炸点实验,由激光高速摄影获取了静爆与动爆冲击波初始变化图像,利用传感器测得冲击波压力。结果表明:沿弹药运动速度正向,动爆冲击波速度大于静爆,冲击波超压增强,最大增压系数为2.5;沿弹药运动速度负向,动爆冲击波速度小于静爆,冲击波超压减弱,平均减压系数为0.57;沿90°方向冲击波超压平均减压系数为0.70;动爆条件下马赫反射三波点出现时间正向早于负向,而静爆三波点时间介于二者之间。
以不同的镍盐(氯化镍、醋酸镍)作为镍源,氧化石墨烯、乙二醇和尿素等为原料,利用微波辅助合成方法制备了石墨烯-氧化镍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测定了石墨烯-氧化镍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形貌特征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氧化镍复合材料的比容量达到了2 137 F/g,而单纯氧化镍材料的比容量仅为667 F/g。相比单纯氧化镍,石墨烯-氧化镍复合材料具有更...
建立链传动弹仓结构模型,研究在多边形效应影响下链传动机构在弹仓输弹过程中的运动特性。利用ADAMS与ANSYS软件,分析了链传动结构所受冲击力与冲击使用寿命。结果表明,轨迹约束型链传动机构克服了链条的多边形效应,使弹体的运行更加平稳可靠。
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简易制导火箭设计方案。方案采用捷联激光导引头探测目标的位置信息,经信息处理后,通过弹上环状微脉冲推力器作用,实现对火箭弹道的修正。系统建模、仿真分析和试验表明:通过合理匹配简易制导火箭导引头开机时间、起控时刻、脉冲推力器总冲等参数,可使脱靶量小于1.2m,能够满足单兵火箭对目标命中精度的要求,且大幅降低了制导火箭成本,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研究了炸药入水深度为0.5 m、1 m、1.5 m、2 m、2.5 m和3 m水下成组爆破单元对破冰疏通通道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成组爆破单元水下爆炸过程中的载荷类型及冲击波作用过程,得出了有效破冰通道宽度与爆破单元入水深度和水域深度之间的拟合关系。模拟结果与破冰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深度为5 m的水中,装药位置在水下1.5 m处破冰效果最好,破冰通道宽度大于冰洞...
为了研究高聚物药型罩射流的成型与侵彻机理,运用瞬态非线性动力学有限元模拟软件,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尼龙、聚碳酸酯和聚四氟乙烯3种高聚物射流的成型与侵彻轻型装甲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金属铜射流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药型罩锥角和壁厚以及炸高各参数对射流开孔孔径、侵彻深度和扩孔作用的影响和3种高聚物射流的侵彻性能。结果表明:在射流形态上,高聚物射流发生明显的膨胀,具有更强的开孔能力。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