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飞行器制造技术 >>> 航空器制造工艺 航天器制造工艺 飞行器制造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飞行器制造技术相关记录456条 . 查询时间(0.556 秒)
屈香菊,女,飞行器设计专业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1957 年 3 月 24 日生,汉族,河北省赵县人。197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飞行力学与空气动力学专业。毕业后留校,长期从事飞机飞行力学与控制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现工作单位: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系。1996~2009任飞行力学教研室副主任,负责飞行力学研究生教学工作、实验室建设规划。目前任飞行力学与飞行安全系主任,负责组织飞行力...
邱志平,固体力学学科博士生导师。 1962 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洪堡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 8 0 余 篇, SCI 检索 , 收录 28 篇, 被引用 200 余次,其中被 SCI 引用 87 次。经 EI 检索 , 收录 35 篇。 CSCD 收录 18 篇, 被引用 13 余次。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 Noore 教授在其综述性论文中, 将集合理论凸方法和概率统...
马东立,教授,飞行器设计学科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66年12月生。198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力学专业,1990年获北航飞行力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北航飞机设计博士学位,1998年至1999年为俄罗斯莫斯科航空学院航空工程系访问学者。1990年留校任教,1994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国家某重大无人机型号副总设计师,无人机所飞机室主任,中国宇航学会无人机专业委员...
吕明云,男,1969年7月生,汉族,籍贯湖北,中共党员。2004年4月北航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硕士生导师,曾任“863”某重点项目副总设计师,负责研制国家“863”某重点项目总体分系统和结构分系统。近5年来,主持国家“863”项目6项、国防预研项目3项、航天支撑基金2项、航空基金1项,航空航天厂所横向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国家或国防授权发明专利7项,...
简介:刘振国,男,汉族,1962年7月生,工学博士,教授。1983年北京大学力学系本科毕业,1992年哈工大博士毕业。 研究方向: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结构设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分析优化、先进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工艺、性能及结构优化、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等。近年主持并完成GF863、航空基金及航天横向课题项目等十余项。曾任863某重大专项某重点项目副总师,航空学报第七届编委会副主编,现任中航技经贸公...
陈铭,男,北京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专业。1992年获硕士学位后开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从事直升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直升机空气动力学》、《直升机总体设计》等本科课程,以及《直升机飞行动力学》、《飞行器总体设计》等研究生课程。培养毕业各类研究生多名。曾担任国内首架共轴式无人直升机“海鸥” 的副总设计师。荣立中航总“遥控直升机首飞”二等功,2003年获工学博...
装配过程的误差建模是分析装配误差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分析影响航天器装配结果的尺寸和形位误差、装夹定位误差,将其装配的偏差源分为夹具装夹误差和舱段制造误差两类。并将不同形式的误差通过虚拟夹具的概念进行了统一的表达,进而基于误差流理论针对航天器舱段建立其误差传播的状态空间模型,求出了该过程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应用该模型对装配过程中的角偏误差进行了分析。将分析得到的结果同蒙特卡洛仿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
乔兵 副教授,飞行器设计专业导师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10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空间机器人学、空间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和控制、康复机器人学、嵌入式机电一体化系统和视觉伺服控制。
“海洋二号”(HY-2)卫星搭载了新一代DORIS接收机,可提供双频相位和伪距测量数据。针对HY-2卫星的RINEX 3.0格式的相位测量数据,研究了一种区别于传统相位观测数据处理的历元间差分处理方法,将相位观测数据转换为距离变化率观测数据,并进行相关误差修正,建立了HY-2卫星的宏表面力和经验力等摄动模型,基于动力学定轨原理实现了基于DORIS相位观测数据的精密定轨。利用HY-2卫星的DORIS...
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器轨迹设计问题,在高度-速度空间中分析了再入飞行中的热流、动压和过载三种过程约束与速度的关系,通过求导变换和积分得到了具有统一形式的过程约束的数学规律,基于该规律及相关特性得到了闭环解析解,并应用该解析解提出了一种再入轨迹在线生成方法。该方法考虑纵向和横向耦合运动,能够充分发挥再入飞行能力并保证满足过程约束,通过对大、中、小纵程轨迹设计问题分别进行测试,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轨迹...
为确定先进旋涡燃烧室前后钝体结构参数的最佳匹配关系,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钝体结构参数影响下的燃烧室冷态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Ⅰ中的钝体布置方式具有较好的流动特性,且当钝体结构参数当量比为H1/H2=0.7、S/H1=0.6时,凹腔内旋涡稳定性高,燃烧室总压损失系数小; AVC结构参数的选择不能完全照搬TVC稳定驻涡形成结构关系式,需要区别对待。
研究助推滑翔飞行器发射诸元计算方法。助推滑翔飞行器的发射诸元计算方程组为欠定方程组,文中基于发射诸元对飞行轨迹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助推滑翔飞行器诸元计算策略,将欠定方程组分解为多个恰定方程组,然后运用牛顿迭代模拟打靶法设计了助推滑翔飞行器发射诸元计算算法。最后,实际算例表明文中设计的助推滑翔飞行器发射诸元牛顿迭代模拟打靶算法是可行的。
A hypersonic flight experiment at eight times the speed of sound, led by 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hD student, has safely launched in Norway.
段桂江,教授,所属系所: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研究方向: 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质量工程、工业工程、企业信息化、集成质量管理系统, 1999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博士后期满出站。现任机械学院工业与制造系统工程系副系主任、中国质量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从事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与系统、质量工程、工业工程、企业信息化、集成质量管理系统等领域的科研、教学...
刘继红,教授,1966年出生,所属系所: 飞行器制造工程,研究方向: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飞机制造技术、人工智能及其工程应用,1996年3月毕业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同年4月起任职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6月晋升教授职务,2002年6月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4年5月任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设计理论、方法与技术、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