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北京相关记录90条 . 查询时间(2.625 秒)
北京中科弧光量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及其量子软件研究团队共同出资设立,依托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商业化平台聚集和培育创新人才,以产业化运营方式推进量子软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一站式量子软件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北京中科院软件中心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前身中国科学院北京软件工程研制中心,是国内最早引入软件工程的机构之一。2001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作为应用型研究机构成为首批转制单位。
信息技术系为北京市教委第三批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智慧农业专业群建设单位,现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和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4个高职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两个五年一贯制专业。面向北京市都市农业产业和信息化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信息化人才。
软件工程研究中心的前身是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第二分校)于1979年设立的校级科研机构软件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软件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受到联合国UNDP资助,1983年经原电子部批准成为部级重点科研机构。2002年之后,随着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与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正式合并成立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研究与开发中心遂成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科研机构。2013年11月更名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研究中...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位于健翔桥校区,地处海淀区与朝阳区交界处的北四环中路,毗邻鸟巢、水立方等奥林匹克核心区,校园位于北京市万亩绿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侧,校园所处的高科技园区人文景观众多、高等学府林立、交通四通八达。位于昌平区太行路55号的新校区已经部分启用,完全启用后,学院将迁入占地1000余亩的崭新校园。自2014年起,计算机学院的本科专业实行一类本科招生,自2020年起开始招收计算机类(...
清华大学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环境脑工程)位于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北京市怀柔科学城,为科学城第二批交叉研究平台之一,由清华大学、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双主体”共同推进。项目总投资4.87亿元,总建筑面积3.33万平米,主要新建综合实验楼、环境模拟工房和跨介质环境模拟公园等。
北京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7月,研究院依托学校控制、计算机、仪器、通信、机械、冶金、材料、矿业等优势学科建设,围绕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需求,以智能无人系统与智能制造为特色,旨在打造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智能无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工程应用及人才培养的高地,建设国际一流创新平台。研究院成立了邬贺铨 、赵沁平、尹浩、费爱国、桂卫华、陆建华、戴琼海、谢建新、王耀南、张平、乔红等...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空间智能与大数据实验室成立于2013年,主要从物联网、网络空间智能、空间大数据研究。实验室现有5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博士研究生2人(含6名考生)、硕士生20余人。实验室(牵头)与中院网络中心、中远物流等联合成立国际合作科基地,于2014年被北京市科委认定为“赛博(网络空间)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国际科技网络空间合作基地)(2017年通过学术验收,第...
北京科技大学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挂靠机械工程学院,旨在建设成为机器人领域前沿研究、人才交流、学科教育及产业化应用四位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基地。研究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类脑智能、人工智能、新材料与机器人的交叉前沿研究,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展开密切合作;研究院致力于建设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举办系列高端论坛,邀请包括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01年6月经北京市教委批准,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建设。实验室主任为尹宝才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高文院士。实验室坚持立足特色优势基础,重视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数字媒体处理与智能软件方面的理论方法研究,努力将本实验室建成国内一流的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基地,建成服务于北京市信息技术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能够产生直接服...
计算智能与智能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于2013年6月正式认定,实验室主任为乔俊飞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柴天佑教授。实验室以高性能、低成本、普适计算和智能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围绕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智能的理论体系、数学基础和运行机制,在计算智能、智能系统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显著的研究成果。
智慧环保北京实验室由北京工业大学牵头建设,联合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生态建设中心等单位于2020年共同组建而成,实验室主任为乔俊飞教授。实验室面向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聚焦“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任务和节能环保重大需求,研究智能感知、知识挖掘、自主控制和多目标动态优化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法,研发环境智能监测与智慧环保新技术,力争引领环保产业技术变革,对提升我国环境治理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指...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所前身是1980年初成立的206教研室(自动控制实验室),“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于1994年批准建立硕士点,2000年批准博士点授权,现具有博士后流动站。2002年被评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同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人工智能方向的硕士点之一。
智能感知与运动控制研究所前身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研究所,始建于2000年,主要围绕智能感知理论与方法、机器人自主控制、伺服运动驱动与控制、新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工业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
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为学校所属新型二级教学科研机构,依托信息学部建设。坚持“立足北京、服务首都,高端引领、协同创新,完善机制、争创一流”的发展思路,打造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协同创新平台,使之成为高端人才聚集地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研究院的主要职责是:面向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重大需求,瞄准人工智能前沿领域,开展原创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推动北京人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