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材料表面与界面相关记录425条 . 查询时间(1.285 秒)
采用自组装技术在钛金属薄膜上制备了两种分子链长相同、官能团不同的自组装分子膜, 并对其进行了不同时间的紫外照射. 对钛金属薄膜和自组装分子膜进行了表征和摩擦特性测试, 研究了紫外照射、官能团、滑动速度和载荷对自组装分子膜摩擦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通过紫外照射钛金属薄膜表面羟基化、自组装分子水解及自组装分子缩合可在钛金属薄膜上制备结构致密的自组装分子膜. 制备的两种短链自组装分子膜可降低钛金属薄...
研究了用MOCVD设备在高温和低V/III条件下生长的GaN薄膜表面存在的与位错相连的大型V形表面坑, 并提出了一个有关质量疏运机制的模型以解释其形成机理.由衬底扩散上出来的Al原子对大型坑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并阻止了深能级杂质或空位缀饰与坑相连的位错. GaN内的位错是非辐射复合中心,但对深能级发光不起作用.
论述了表面润湿性的基本原理, 综述了可控润湿性智能表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介绍了热化学法、电润湿法、光致表面化学反应法、溶剂法、pH法和多重响应法等调控表面润湿性的方法和机理, 展望了润湿性可控智能表面的发展方向.
采用Si-Y2O3包埋共渗工艺在铌硅化物基超高温合金表面制备Y改性的硅化物涂层,共渗温度分别为 1 050、1 150和1 250 ℃,共渗时间分别为5、10、15和20 h。利用SEM、EDS和XRD等方法分析涂层的结构、元素分布及相组成,并对涂层形成机理及Y2O3催渗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涂层具有明显分层的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Nb, X)Si2(X表示Ti、Hf和Cr)外层和(Nb, X)...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TiN薄膜,以提高K3镍基高温合金的耐磨性能。以TiCl4 和NH3为反应气体,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在K3镍基高温合金基体上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温度和沉积时间的TiN 薄膜。结果表明,与基体相比,沉积TiN薄膜的样品耐磨性能有显著提高。当沉积温度不变时,TiN薄膜耐磨性能随沉积时间的延长先提高后降低;当沉积时间不变时,薄膜的耐磨性能随沉积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化学气相沉积...
钛合金高速铣削加工以高效率、高质量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为优化钛合金材料高速铣削工艺参数,给表面完整性研究提供试验依据,采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铣削参数加工的钛合金试样表面形貌和表层组织。发现随着主轴转速的增加铣削表面质量越来越好,而轴向切深对钛合金高速铣削工件表层微观组织的影响甚微;铣刀一次走过的区域,中心处表面比边缘处表面质量好;绝大部分铣削表层组织中看不到变形组织,只是在...
使用加速腐蚀试验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研究了A3钢镀锌层钼酸盐钝化膜的组成和性能.结果表明,钼酸盐钝化膜膜层厚度大于35 nm,钝化膜外层钼元素以Mo3+、Mo6+形式存在,主要组成为:MoO3,Mo(OH)3,Zn(OH)2,ZnO,ZnMoO4;钝化膜内层钼元素以Mo3+形式存在,主要由Mo2O3,Mo(OH)3,ZnO,ZnMo2O4组成.钝化膜表面层中的MoO2-4具有抗氯离...
在ITO(In2O3:Sn)衬底上射频溅射ZnO薄膜,研究了射频溅射功率对ZnO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光学透过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射频功率的提高,沿(002)方向生长的ZnO薄膜的结晶度显著增强,薄膜的表面颗粒略有减小,表面粗糙度由13.13 nm降低到5.06 nm.在300~400 nm波长范围内薄膜的光学透过率随着射频功率的增加而降低.在双层薄膜中空间内建电场的存在有助于光生电子和空...
以铜和铌作为中间夹层,真空扩散焊接Ti(C,N)/Ni,研究温度和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对Ti(C,N)/Ni界面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扩散焊接的温度低于1273 K时,界面的夹层材料基本保持不变,界面的微观组织为Cu/Nb层状物,铜在镍中有少量扩散;而当扩散焊接的温度为1523K时,界面微观组织在初期为Ni8Nb的金属问化合物+离散析出的CuNi固溶体,到后期变为靠近Ti(C,N)侧为(...
合成钛硅分子筛TS-1,研究了表面负载金属钯、表面硅烷化处理对TS-1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以及TS-1的稳定性和再生性能.结果表明:金属Pd对氧化剂H2O2具有显著的分解作用,负载于TS-1表面会导致TS-1分子筛催化氧化活性下降.表面硅烷化处理可以增强TS-1表面疏水性,进而提高其催化氧化活性.TS-1分子筛的失活不是结构崩溃、骨架钛损失或中毒因素引起的,而是其孔道被大分子有机物堵塞所致.采用高温...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改性剂,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出无定型改性纳米氧化钛颗粒,平均粒径为100 nm.颗粒表面改性极大地提高了纳米氧化钛与硅油的浸润性和所配制电流变液的力学性能.颗粒浓度为3.0 g/ml时,材料显示最佳的电流变效应,其静态剪切应力值可达130 kPa(4 kV/mm直流电场).与微米电流变液比较,纳米电流变液的抗沉降性能有较大的改善.颗粒的纳米粒径尺度、与基液良好的润湿性...
使用阴极等离子体液相沉积技术在不锈钢表面生成了厚度达40μm的氧化铝膜层,研究了电流密度对膜层的组成和结构影响,以及膜层的生长规律和形成过程.膜层由α-Al2O3和γ-Al2O3组成,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α-Al2O3的含量逐渐增大,电流密度为8 A/dm2时达到86%.膜层的表面粗糙、多孔,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表面颗粒状明显增多,微孔数减少;基体中的Fe没有进入膜层,从膜层内向外Al和O的含量逐...
研究了Al靶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稀土Y对CrAlTiN薄膜的影响。应用SEM、EDS、XPS、显微硬度计对薄膜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Al靶材中加入稀土Y后,不但提高了薄膜的厚度,而且随着稀土Y含量的增加,薄膜的表面相逐渐由CrN、Cr2N向Cr变化,Al的含量也是随着Y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rAlTiN薄膜的硬度随着稀土Y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并且随着Y含量的升高而逐渐趋于1500 HV。
采用微观相场法研究铝基合金中界面错配应力对沉淀相粗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错配应力为零时,粗化机制符合经典LSW机制;错配应力较大时,粗化机制是位向控制粗化机制,沉淀相颗粒沿弹性“软”方向规则分布;中等界面错配应力时,粗化机制为兼具位向控制和LSW机制的混合机制;界面错配应力促进沉淀相延弹性软方向生长;沉淀相的粗化过程和长大过程交叠进行。
该项目是采用国家发明专利“金属复合陶瓷薄膜表面强化技术”对机械零部件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机械零部件表面经过陶瓷化处理之后,可以大幅度提高零部件表面的减摩耐磨性能,提高产品质量、寿命和可靠性。目前已在火车内燃机、汽车发动机、金属加工刀具等产品上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建设内容:建立生产企业,包括厂房、设备;建设规模:年加工生产机械零部件表面陶瓷化系列产品150万(台)副。产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