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处理技术 通信技术 广播与电视工程技术 雷达工程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信息与通信工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记录99条 . 查询时间(1.582 秒)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测量的基础研究中取得重要实验进展。该团队李传锋、项国勇、侯志博研究组与复旦大学朱黄俊教授合作,首次实验演示一组不等价的相互无偏量子测量具有不同信息提取能力。该研究成果于2024年2月2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瞿昆教授课题组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空间转录组数据分析算法,命名为SPACEL。该算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多个空间转录组切片数据,包括准确预测单个空间点内的细胞类型组成、精准识别跨切片的功能性空间域,以及有效重构复杂组织的三维结构。研究成果以《SPACEL: deep learning-based characterization of spatial transcrip...
2023年10月26日-28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以“发展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数字中国建设”为主题的2023中国计算机大会(CNCC 2023)在沈阳召开,注册参会人员规模逾1.3万。CNCC召开期间,CCF举行了王选奖、海外科技人物奖、青年科技奖、科技成果奖的颁奖典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非局域量子网络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李传锋、柳必恒研究组与奥地利Armin Tavakoli博士等人合作,使用超纠缠实现基于对称联合测量(symmetric joint measurements)的纠缠交换,并研究双局域贝尔不等式(Bilocal Bell inequality)和全量子网络非局域性(Full network nonlocality)。该...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薛向辉团队在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研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空间分辨率3米、时间分辨率0.1秒的风场探测。据悉,这是迄今为止有报道的全球最高精度的风场连续探测。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光学期刊《光学快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密钥分发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的韩正甫教授及其合作者王双、银振强、何德勇、陈巍等实现了830公里光纤信道量子密钥分发,将安全传输距离的世界纪录提升了200余公里,向实现千公里陆基量子保密通信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相关研究成果于1月1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Photonics》上。
2021年12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正元教授联合其博士后研究员刘伟杰博士和清华大学王昭诚教授以及英国南开普敦大学Lajos Hanzo教授,在国际学术期刊《数字通信与网络(英文)》(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上发表了“拍赫兹通信:用于无线通信的光谱融合”(“Petahertz communication: harmonizing optical ...
刘东,男,生于1983年10月,安徽省灵璧县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副教授。2000年9月至2004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系学习,获得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9月至2009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研究生,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其中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多媒体组为访问学生。2009...
杜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副教授, 2009年-2013年就职于科大讯飞研究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期间主导开发了语音识别、手写识别和OCR多个产品。研究方向是语音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应用,已发表论文15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近3200次,ESI高被引论文2篇,以唯一通讯作者发表的IEEE-ACM TASLP期刊论文获得2018年IEEE信号处理学会最佳论文奖,2019年获安徽...
金西,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中心副主任,物理系SoC设计室负责人。近3年来,在可重构计算方向发表或已录用论文10多篇,其中在该领域国际顶级会议FCCM、FPGA会议上6篇。另获得或已公告国家发明专利5项,已出版《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教材1本。目前正基于华为创新计划等项目,从事将CPU、DSP、FPGA异构IP核芯片技术混合应用到弱信号数据加速处理的项目研究中。
周凌云,女,生于1966年1月,无线电物理专业硕士,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微波元器件及天线、微波应用系统、微波通信系统、微波成像等,承担和参与了30多项国家和部委项目,主要承担毫米波通信机、微波毫米波前端电路、微波信号探测、微波通信系统等研制工作,曾获中科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等。
郭圆月,男,生于1965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面为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应用、雷达系统、天线理论与技术、高分辨率微波成像理论与技术、光通信网络等。主讲本科生课《线性电子线路》,硕士生课《移动通信工程》。已发表SCI、EI期刊/会议论文30多篇,先后主持或参加了26项国家和部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
杨利,女,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要研究兴趣为光波导理论及其应用、光纤器件与光纤传感技术、光子器件与子系统的建模、模拟与实验研究等。主讲研究生课程《光波导技术基础》与《耦合模理论》。先后承担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二十余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已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专利4项。荣誉:1999年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0年安徽...
陈卫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信息与智能学部党工委书记、副部长,兼任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领域为雷达成像、雷达信号处理、微波毫米波技术与系统等。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级预研课题、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和支撑技术项目等3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微波技术基础》。
张耀辉,1998年发明两端固态自发混沌振荡器用作保密通讯。1999年至2001年发明了纳米尺度的沟槽肖脱基MOS场效应晶体管。2001年至2002年提出和设计了高介电常数闪烁存储器单元器件结构,能使闪烁存储器单元的读写电压减小到10伏, 读写时间减小到10微秒以下,并且能使闪烁存储器能采用50纳米以下的CMOS技术制造,让1000G的闪烁存储器可以大规模制造.2002年提出和设计了高介电常数闪烁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