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直升机相关记录38条 . 查询时间(0.275 秒)
为解决多架救援直升机的起飞时序规划问题,以最小化最后一架救援直升机的起飞时间为优化目标,建立多直升机多起降点的数学规划模型。设计了基于任务优先级的快速启发式算法,提出航线交叉点的处理方案,给出起飞时间求解算法。以云南鲁甸6.8级地震的灾后救援为背景,设计了包含24架直升机和12个起飞点的起飞时序规划案例,对模型和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对航线交叉的影响与处理措施进行了深入讨论。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和方...
2014年10月27日,北海舰队航空兵某场站上空机声隆隆,惊鸟四散。这是最新研制成功的海军首款驱鸟无人直升机投入使用的成果。该型直升机是这个场站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合作研制的驱鸟新利器,长2.18米,宽0.5米,高0.6米,全重32公斤,飞行半径5000米,升限1000米,通过地面遥控操作平台进行驱鸟作业。
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委员会第29届学术交流年会于2013年8月14日至16日在中国景德镇市举行。本届年会由昌河飞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景德镇市科协承办,年会主题是:直升机产业与制造新技术。年会共收到论文312篇,其中250篇收入论文集。陆海空三军、民航、航空工业相关的院校、研究所、工厂和中外合资、民营企业、新闻媒体等25个单位共9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国产轻型多用途直升机AC311在中航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分公司完成总装下线,2010年11月8日上午在天津成功首飞。
为了解得合理的直升机整机温度分布,在直升机机身表面温度场建模中综合考虑了机身蒙皮、排气系统、旋翼下洗和太阳辐射等方面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排气系统-后机身一体化局部缩比模型的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①由于辐射换热的影响,后机身内部混合管附近的表面温度升高了15 K左右;②单层蒙皮的表面温度受内部高温部件的热辐射影响较为显著,带遮挡板的双层壁结构蒙皮温度接近环境温度;③考虑太阳辐射时,受照侧机身...
2010年3月18日,由中航工业自主研制的AC313大型民用直升机在江西景德镇首飞成功。作为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生产的唯一的大型直升机,AC313完全按照适航条例研制,整机性能达到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的空白,标志着中国与欧、美、俄一样具备了自主研制大型民用直升机的能力。
针对摄像机未标定和特征点坐标未知的情况, 本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图像的无人直升机自适应视觉伺服方法. 控制器是基于反推法设计的, 但是和已有的基于反推法的视觉伺服不同的是, 它利用与深度无关矩阵将图像误差映射到执行器空间, 从而可以避免估计特征点的深度.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线性化未知的摄像机参数和特征点坐标, 所以能方便地设计自适应算法来在线估计这些未知参数, 同时为了保证图像误差收敛和避免估计参数...
本文根据舰载直升机系留索的受力特点,推导出系留索的张力计算表达式,利用遗传算法对系留点的位置进行优化,得到了各海况下系留点的优化布局形式和系留索的张力值,最后对得到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最佳的系留座布局形式。
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对直升机动态旋翼的RCS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研究,即不仅考虑旋翼的旋转运动,而且还考虑桨叶的变距、挥舞和桨盘倾斜等引起RCS的动态效应。以NACA0012为翼型的直平翼作为直升机旋翼桨叶,建立旋翼桨叶的几何模型,采用物理光学和等效电磁流法,计算各种运动情况下旋翼RCS的时域曲线,然后,用准静态法计算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多普勒频谱,最后,对连续的瞬时频谱进行时间-频谱分析,得到一些重要研...
针对当前故障诊断中存在的训练样本少、知识难获取的问题,结合SVM小样本学习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VM的自学习聚类模型。通过改进无监督1-SVM算法上的不足,形成一种改进决策1-SVM(1-DISVM)算法,由此构建了多模式训练与分类算法,并设计出基于1-DISVM的自学习聚类模型。最后对其进行仿真验证,并应用于直升机齿轮箱的故障诊断,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从少量样本中自学习输入模式的内在规律,自适应地对...
带黏弹减摆器的直升机自激振动具有非线性特性。为了识别摆振后退型的非线性等效阻尼,并提高阻尼的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阻尼识别方法,根据多桨叶坐标变换得到后退型摆振的余弦和正弦分量的自由衰减响应,直接形成其衰减包络线,利用该包络线来识别等效阻尼的非线性特性。通过精度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避免了频率因素对阻尼识别的影响,因而提高了摆振后退型等效阻尼的识别精度。最后根据直升机地面共振模拟数据,对摆振...
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模量的黏弹减摆器非线性VKS改进模型,得到了减摆器单频及双频条件下复模量随动幅值变化的非线性特性;采用Floquet传递矩阵法计算了某直升机摆振后退型模态阻尼随前进比的变化。结果表明:直升机前飞时减摆器处于双频工作状态,与悬停时相比,空载及满载时耗能模量分别下降了50%及60%左右;从悬停转入前飞,空载时摆振后退型模态阻尼下降30%、满载时下降37%左右。
直升机砂尘环境试验风洞内部的热负荷变化范围较大,高低热负荷工况下需要采取不同的调温措施,为了简便地解决其温度控制难题,在对其温度变化进行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引入风速协调因子的砂尘环境试验风洞温度控制策略,并对其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这一控制策略能在不同的热负荷条件下有效协调加热与制冷两种作用相反的控制措施,并将风洞内的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首先对目前各种类型的高速直升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旋翼/机翼转换式高速方案;然后对此方案的旋翼系统的气动特性和关键技术——直升机/飞机模式转换过程中盘翼的仰角、桨叶的长度、转速以及桨距等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提出了高速直升机RD15的总体方案,并设计了直升机/飞机模式转换过程。计算表明,该方案在直升机/飞机模式相互转化过程中升力、功率和操纵的改变能够实现平滑连续并保持操稳性。
建立了带叶间减摆器的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模型,针对具有线性特性的叶间减摆器,采用数值模拟及时域方法分析了直升机前飞状态下旋翼/机体耦合动稳定性及减摆器载荷,并就减摆器布局、几何参数对系统动稳定性及减摆器载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叶间"布局引起的几何耦合对减摆器载荷及系统的动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合理选择减摆器安装支臂的长度及其与桨毂平面之间的夹角,可以有效地利用几何耦合的因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