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相关记录45条 . 查询时间(1.469 秒)
近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2016级博士生陈汪勇(导师杜刚教授,新器件实验室刘晓彦教授杜刚教授研究团队),因其在半导体新器件与电路可靠性模型模拟方面的突出工作,荣获2020年IEEE EDS全球博士生奖学金(IEEE EDS PhD Student Fellowship Award)。
2020年8月15日,2020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建华发布了“2020电子信息领域优秀科技论文”,由电子学系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读博士研究生谢雨农担任第一作者、彭练矛和张志勇教授担任通讯作者的论文《采用三维架构加速碳纳米管集成电路》(Speeding up carbon nan...
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志勇-彭练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与仿生技术研究所赵建文课题组合作,系统地对碳纳米管晶体管进行抗辐照加强设计,制备了对辐照损伤几近免疫的碳纳米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联合课题组针对场效应晶体管的所有易受辐照损伤的部位采用辐照加强设计,优化晶体管的结构和材料,包括选用半导体碳纳米管作为有源区、离子液体凝胶(Ion gel)作为栅...
2020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遴选结果日前揭晓。经求是科技基金会审慎评选,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黄芊芊特聘研究员因其在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内的出色工作,获得2020年度“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黄芊芊,现任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后摩尔时代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及其在逻辑电路、神经形态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微电子领域顶级国...
为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到来,2020年5月29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在西苑饭店组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座谈会,对“项目执行优秀团队”进行了表彰。由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杨玉超特聘研究员牵头、北京大学联合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承担的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多端非易失纳米逻辑器件及运算功能拓展”获评项目执行优秀团队,该成果为纳米专项3个获得表彰的项目之一。
2020年5月20日,根据《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办法》,经第七届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委员会评选、中国电子学会十届九次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公布了获得 “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的100位同志的名单。由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推荐的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黄芊芊助理教授榜上有名。
集成电路的发展要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晶体管在持续缩减尺寸的同时提升性能,降低功耗。随着主流CMOS集成电路缩减到亚10 nm技术节点,采用新结构或新材料对抗场效应晶体管中的短沟道效应、进一步提升器件能量利用效率变得愈加重要。在诸多新型半导体材料中,半导体碳纳米管具有超高的电子和空穴迁移率、原子尺度的厚度和稳定的结构,是构建高性能CMOS器件的理想沟道材料。已公开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均...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的黄如院士-叶乐副教授课题组与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上海芯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多级流水异步事件驱动型芯片架构,将传统的周期性工作模式转变为异步事件驱动型工作模式,显著降低了物联网节点在“随机稀疏事件”场景下的功耗。课题组同时提出了时域屏蔽型阈值交叉模数转换器Level-CrossingADC(LC-ADC)技术,解决了“噪声误触发导...
新冠病毒疫情牵动着万千群众的心,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们在前方夜以继日与疫情奋战;大后方的科研工作者们也毫不懈怠,用另一种方式向抗击疫情贡献着力量。此次疫情中,新冠肺炎的病毒快速检测和病例确诊是疫情控制的关键,而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病毒进行测序则是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叶乐副教授、黄如院士课题组,凭借长期以来在芯片设计方面的研究基础,与基因测序领域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深度合作...
近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又凡研究员课题组以碳纳米管网络薄膜作为沟道材料,通过转移加工技术,实现了晶圆规模、可在环境中自行降解、具有高产率和高均一性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并且在一个人造生态系统中实现了对环境参数的监测和自行降解。课题组充分利用碳管低温工艺的优势,在环境可降解的柔性基底上构建基本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解决转印技术产率低的问题:一方面...
2019年6月29日,作为第21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第15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大会暨青年科技人才论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行。本届评选活动从1167名有效候选人中评审产生了100位获奖者,其中10人获特别奖项。由中国电子学会推荐的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电子学系、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志勇教授榜上有名。张志勇长期从事碳基纳米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研发,致力于探索后摩尔时代的...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张海霞教授课题组日前在纳米科学技术领域重要期刊《纳米能源(Nano Energy)》上发表综述文章《摩擦发电机脉冲输出的电源管理与能量存储》(Power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energy storage of pulsed output from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doi.org/10.101...
半导体碳纳米管被认为是构建纳米晶体管的理想沟道材料,有望推动未来电子学的发展。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基于碳管的器件和电路得到广泛研究,并在器件物理、性能研究探索、电路制备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碳基电子学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碳基集成电路的实用化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面积制备、高半导体纯度的高质量碳纳米管材料。构建碳基集成电路的理想材料是平行排列的高密度半导体碳纳米管阵列,但目前的制备技术仍难以实现。...
中国电子学会2018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评选近日揭晓,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7届硕士研究生叶蕊所撰写的“高增益单晶铒钇硅酸盐化合物纳米线光源研究”学位论文被选为2018年度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叶蕊是信息与通信研究所、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兴军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她在硕士期间主要开展高增益单晶铒钇硅酸盐化合物纳米线光源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和重要学术会...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固态量子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徐洪起“千人计划”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半导体超晶格国家重点实验室赵建华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基于半导体InAs纳米线多量子点量子计算器件的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近日,利用砷化铟(InAs)纳米线,采取先进微纳加工工艺技术,制作具有高调控性的耦合双量子点量子器件,构建了稳定的双量子点器件二电子泡利自旋阻塞态,并通过对器件中二电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