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计算机科学技术 系统相关记录296条 . 查询时间(1.532 秒)
补体是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防御微生物感染以及清除免疫复合物和受损细胞至关重要。补体激活过程除了产生攻膜复合物MAC(membrane-attack complex)杀灭病原菌发挥免疫防御之外,同时也产生多种活性物质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包括被称为过敏毒素的系列碱性肽,例如C3a和C5a。在功能上,过敏毒素既发挥固有免疫防御活性,又同时参与调控获得性免疫中T细胞活性等。
2023年4月11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拟认定5751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有2门课程入选,分别是陈燕红老师开设的《数据库系统原理》和孟小艳老师开设的《树莓派接口及项目开发》入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2021年9月22日,美国FDA首次公布了已获得许可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相关医疗器械名单,并于2022年10月5日再次进行补充,截至目前,该清单已有521项产品及相关信息,这意味着医学人工智能研究已经进入临床转化应用阶段。然而,大多数基于AI的模型是基于实验室预处理过的高质量图像进行构建的,这并不代表真实世界同样适用。既往真实世界研究显示,约21%现...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智能软件研究中心团队在国产开源操作系统OpenHarmony的关键模块研发中取得进展。该项研究针对OpenHarmony异构设备互联特性设计了日志系统模型规范,并开发了首个面向OpenHarmony的高性能日志系统HiLog。实现了OpenHarmony日志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相关成果以“OpenHarmony高性能日志系统HiLog的设计与实现”为题被《软件学报》录...
软件所智能软件研究中心团队在国产开源操作系统OpenHarmony的关键模块研发中取得进展。该项研究针对OpenHarmony异构设备互联特性设计了日志系统模型规范,并开发了首个面向OpenHarmony的高性能日志系统HiLog。实现了OpenHarmony日志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突破。相关成果以“OpenHarmony高性能日志系统HiLog的设计与实现”为题被《软件学报》录用。论文第一作...
继2022年初《中国软件根技术发展系列白皮书》(基础软件册)重磅发布后,2022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国内众多软件企业、研究机构、高校学者和院士专家,于2022年12月隆重推出系列丛书第二册《中国软件根技术发展白皮书(操作系统册)》。
大数据精度和多模型综合定量评估一直是学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且在科学的发展中占据核心地位。现有统计指标只评估模型单方面的精度,缺少对数据或模型的整体评估,因此亟需发展新的评估系统
2023年1月10-12日,第28届IEEE并行与分布式系统国际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CPADS2022)在南京召开。ICPADS是并行与分布式系统领域最重要的年度盛会之一。本次会议由IEEE主办、南京邮电大学承办。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大会共同主席叶美兰教授和北京大学教授、大会共同主...
近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软件工程中心数据库系统可靠性保障团队的两篇论文被ICSE·2023接收。ICS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是软件工程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迄今已经举办45届。研究成果聚焦数据库系统在SQL语句、事务执行方面的正确性,是该研究团队在数据库系统可靠性保障方向的新探索。
2023年1月10日,软件所软件工程中心数据库系统可靠性保障团队的两篇论文被ICSE·2023接收。ICS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是软件工程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迄今已经举办45届。研究成果聚焦数据库系统在SQL语句、事务执行方面的正确性,是该研究团队在数据库系统可靠性保障方向的新探索。
瞄准当前广电行业高质量创作生产、内容安全监管等方向的发展需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感知与计算研究中心研发深度人脸视频编辑与数据加工系统,可同时实现面部替换、表情编辑与变换背景等功能。该系统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第二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上获得深度合成技术应用类一等奖。
香港中文大学(下称“港中大”)2022年11月30日发布消息称,港中大医学院领导的国际团队成功研发全球首个人工智能系统,只需通过分析“眼底相”(视网膜图像)便能够侦测阿兹海默症,准确度逾80%。
2022年11月23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图灵班“展宏图,觅灵机”系列讲座第二讲以线上方式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图灵奖获得者、图灵班班主任Joseph Sifakis院士就“人工智能与自主系统”内容作专题分享。计算机系主任姚新教授、副主任郝祁副教授、图灵班同学及其他院系师生近百余名在线出席。
2022年10月19日,学校公布南开大学2022年校级教学团队名单。经团队申报、学院推荐、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评审和公示,由徐敬东教授作为团队带头人的“计算机网络与系统安全教学团队”获南开大学校级教学团队称号。“计算机网络与系统安全教学团队”依托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以计算机网络及系统安全系列课程为建设平台。1998年以来,在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了新的教学团队。多年来,教学团队...
C-FAIR看未来系列论坛--基于时空大数据的推荐系统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