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处理技术 >>> 信号检测 参数估计 数据处理 语音处理 图象处理 信息处理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信息处理技术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2.464 秒)
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是内蒙古大学首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建设。工程研究中心面向国家和自治区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发展战略、国家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与快速推进工作需求,以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及云计算服务相关技术创新为核心,突出以蒙古文为主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特色,并积极拓展在多语种以及云计算、大数据、多模态等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化落地,扩大在国...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该专业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无线通信、电磁场与微波、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以及成像等众多高技术领域。其培养知识面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传输、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85年,是北京市品牌、特色建设专业,2008年在北京地区进入一本招生,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2016年入选北京市教委“双培计划”,2017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有效期6年),2019年入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北京地区含央属高校仅100个),2020年入选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北京地区含央属高校仅80个)。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科之一,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授权点,198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创始人为著名信号处理专家、IEEE终身Fellow、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何振亚教授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著名水声信号处理专家陆佶人教授。学科多年来一直是我国信号处理的研究中心之一,长期坚持在国防和民用的多个领域从事前沿信息科技的基础...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创建,可追溯到1923年我国最早设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工程系电信技术专业。经过历代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科目前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国家重点学科。作为东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本学科将创建国际一流学科作为近期自身发展的定位,致力于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营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氛围,围绕本学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与国家重大需求展开研究;并始终将为国家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专业人才、...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90年经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东南大学建立的国内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于1995年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开放运行,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的移动通信科研机构。目前实验室主任由IEEE Fellow、国家863计划“十二五”...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1979年9月成立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军首批本科教学评价优秀单位、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挂靠单位,具备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第一类),是军队“2110工程”持续重点建设院校。2017年6月,划归国防科技大学建制领导,调整组建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学院形成了初级指挥与中级指挥培训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相互支...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前身是哈军工电子工程系,目前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信息领域重点院系,从事电子信息的产生、传输、识别、处理、对抗、仿真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曾培养出郭桂蓉、杨长风、吴曼青等一批国内、军内知名学者。学院设有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10余个国家、军队、省级科研基地。学院建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特别建设有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始建于1957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多年来,中国信通院始终秉持“国家高端专业智库 产业创新发展平台”的发展定位和“厚德实学 兴业致远”的核心文化价值理念,在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和测试认证等方面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为我国通信业跨越式发展和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壮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9年底建成,1990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199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自实验室建成以来,实验室共参加四次国家级评估(1991年、1994年、2000年和2005年),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十周年和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实验室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张仁和院士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工程实验室面向信息大类各专业,全面支持学校2012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关专业21门课程的实验,同时支持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活动。实验室拥有高性能服务器、三维扫描仪、机器人平台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年服务实验人时数达到6000人时。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建设,信息工程实验室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对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信号处理实验室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课程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四部分。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主要承担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与系统》《信号处理与系统课程设计》等的实验教学任务,将仿真演示验证实验扩展为硬件平台上的演示验证实验,使学生对信号产生及系统构成形成直观认识。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平台主要由DSP教学实验系统、计算机、数字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的设备构成。主要承担《数字信号...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慧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5年,委员覆盖国内近百个单位,是国内智慧医疗领域具有活力和凝聚力的学术组织,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被评为人工智能学会优秀专委会。智慧医疗涉及医学、人工智能、计算机及通信等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专委会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电子病历、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医疗自然语言处理、智能医学影像分析、智能问答系统、智能辅助诊断、远程医疗、远程会诊、智慧医院、在...
图像视频通信涉及图像视频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技术的交叉融合,其特有的远端通信、交互和呈现能力为航空航天、军事指挥、广播电视、教育培训、应急救援、安防监控、远程医疗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当前疫情条件下复工复产、复教复学提供了重要保障。本专委会在上述交叉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蓬勃发展中应运而生,由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团体的一线科研人员共同组成。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与信号处理实验室隶属于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室围绕海量连接和高可靠性物理层无线传输技术、新一代无线接入网架构、毫米波大容量传输、无线移动网分布式优化与高效协同等开展研究。团队方向:6G关键技术、人工智能、语音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非正交多址接入、大规模MIMO、ASIC芯片设计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