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复合材料相关记录884条 . 查询时间(2.059 秒)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因其轻质、高比强、高比刚及易加工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文体器材、汽车、能源、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G时代电子设备集成度和工作频率日益提高,加之飞行器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导致更多冗余热量的产生,随之而来的过热使役环境给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了巨大挑战,对材料的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导热、高性能碳纤维(CF)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对设备轻量化、稳定性和...
近日,庞欢教授团队在V2O5 NWs上均匀生长的MOF复合材料改善电化学性能和机械柔性。研究了乙醇溶剂对ZIF-67表面配位模式的影响,利用Ni2+和Co2+不同的配位能力,通过金属离子交换产生了空间分离的表面活性位点。此外, 利用Ni2+的d8电子构型与ZIF-67的三维(3D)结构之间的不相容性,通过控制Ni掺杂量可控合成了中空NiCo-MOF@CoOOH@V2O5纳米复合材料,通过该复合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发表了有关可降解聚合物基超级电容器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水资源短缺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之一。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2023年来,太阳能辐射驱动的海水淡化新方法获得了极大的关注。青岛能源所崔球研究员带领的代谢物组学研究组,在前期对纸浆泡沫材料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天然橡胶的协同增强和泡沫表面碳化,开发出一种高稳定性、低成本、且易于规模化制备的新型纤维素基太阳能光热转化材料。
水凝胶电解质基锌离子电容器具有可持续性、固有安全性、高能量/功率密度和出色的机械性能等诸多优势,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柔性储能技术。回顾过去,锌阳极一直受到界面问题的干扰(锌枝晶生长、副反应和循环引发的界面裂纹)以及面临着难以将多个功能集成到单一水凝胶电解质中的困难,导致柔性锌离子电容器在各种复杂场景下的性能严重衰退。
2023年2月20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研究部孔令涛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限域结构的强化催化策略,在多层结构的MXene上原位生长纳米级的Cu2O/Cu,实现对水中四环素污染物降解效能的显著增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上。
近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周栋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物所张耀明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Materials & Design》。论文第一作者为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医师屈睿升,共同通讯作者为周栋副教授和王齐华研究员、张耀明研究员。该成果在线发表后,引起了国内外智能材料界和生物医疗行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兴趣,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血管腔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也对新型血管腔内移植物的研发产生了有力的推动...
聚酰亚胺(PI)因优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及耐原子氧性能而被广泛用于自润滑材料。在PI的整个基体中加入纳米填料以改善其摩擦学性能已被研究。然而,由于成型方法的限制,PI的整体梯度结构较少被提及。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能够发挥自由制造复杂对象的优势,为PI的结构设计带来了机会。同时,满足高性能和高保形的3D打印PI对于摩擦学过程至关重要,但颇具挑战。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因分子链对称和刚性而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尺寸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聚合物发泡领域,包括建筑、汽车、船舶、风力发电、食品包装等。当前全球PET年产能在7000万吨以上,其中我国5000万吨以上。聚对苯二甲酸-2,5-呋喃二甲酸乙二醇共聚酯(PEFT)作为新型部分生物基共聚酯,其开发有助于推进聚酯材料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其应用备受关注。当前,PEFT在发泡领域的应用...
利用木质单元和胶黏剂开发高性能、多功能木质复合材料用于替代金属、高分子材料等,是实现木材工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战略的重要途径。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质胶黏剂科研团队受人类纤维状神经网络实现高效信号传输的启发,利用天然木纤维特殊结构和表面特性,通过静电自组装-压力诱导空间限域组装两步法与石墨烯纳米片复合,构建三维纤维状石墨烯导热“轨道”,同时实现石墨烯“面对面”接触,制备出具有金属...
天然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通过各种工艺方法提升材料的性能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传统的偶联剂或碱处理改性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纤维和聚合物的相容性进而提高产品性能,但由此带来的化学试剂污染和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是不可忽略的。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双保教授课题组通过在漆酶催化作用下将多巴胺沉积在竹纤维表面,避免了额外的化学试剂的使用;由该功能化改性竹纤维制备的聚β-羟基丁酸基复...
聚酰亚胺(PI)由于优异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耐原子氧性能被广泛用于自润滑材料,在PI的整个基体中加入纳米填料以改善其摩擦学性能已被广泛研究。然而,由于成型方法的限制,PI的整体梯度结构很少被提及。增材制造又称3D打印,能够发挥自由制造复杂对象的优势,为PI的结构设计带来了机会。同时满足高性能和高保形的3D打印PI对于摩擦学过程至关重要,但也极具挑战。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DNL0305组)王素力研究员和孙公权研究员团队在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HT-PEMFC)低界面传质阻力多孔电极设计构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基于多孔电极表面能调控,实现了非连续磷酸液—固界面层的可控构建,并阐释了该界面结构在工况下的演化机制与规律。
MOFs光催化剂因具有有趣的结构、良好的稳定性、理想的耐用性和可调的功能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MOFs材料一般可以光催化还原CO2生成C1产物如CO、HCOOH、CH4等。郭帆博士设计了一系列MOFs纳米材料的合成策略,并开展了光催化还原CO2为C1产物的活性、选择性与其晶面/尺寸依赖关系的研究(ACS Catal. 2022, 12, 9486-9493; Chem. Sci. 2019, 1...
2023年1月31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科大”)获悉,该校化学与化工学院瞿金平院士团队、吴婷老师一项关于《受防护林启发具有根-土互锁微纳结构的超疏水阻燃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日前在《先进功能材料》杂志在线发表。该研究在仿生超疏水阻燃复合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