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36-4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计算机科学技术相关记录5321条 . 查询时间(2.396 秒)
近几年,脑机接口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人脑与计算机的双向沟通距离实用化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源于人脑和计算机分别采用离子和电子两种不同的信号传导介质。离子电子耦合器件可以实现离子传输和电子转移在同一电路中的有机结合,因此为生物系统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提供了可能的媒介。然而要真正实现生物系统和电子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还需要设计开发具备逻辑运算功能的器件来完成信息的传输、处理和反馈。电容式离...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夯实高质量科学教育师资基础。2023年3月31日上午,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科院学部工作局、科学传播局共同主办,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的“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在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举行结业仪式,这也是首批研修班的最后一期研修活动。
近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曾毅课题组基于人类和生物视觉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幻觉轮廓现象启发,提出了一种将机器学习视觉数据集转换成幻觉轮廓样本的方法,量化测量了当前的深度学习模型对幻觉轮廓识别能力。实验结果证明从经典的到最先进的深度神经网络均难以像人一样具有较好的幻觉轮廓识别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Patterns上。
生物启发脉冲神经网络架构有望通过模拟人脑的高算力、高并行度、低功耗等特性,解决冯·诺依曼架构存储墙和能效瓶颈等问题。然而,面向构建脉冲神经网络的神经形态硬件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基于传统CMOS的神经形态芯片通常需要数十个晶体管和若干电容;基于新型存储器等新原理神经元器件亦需集成额外电容或复位操作电路,且耐久性受限,难以满足高频神经元器件的信息整合处理需求。自旋电子器件具有高能效、高耐久性及更丰富...
2023年3月26日,华为杯第47届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决赛在上海大学落下帷幕,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班(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得1项金奖、2项铜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其中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陈以信和贝尔英才学院学生何乐晗、赵一舟组成的代表队荣获金奖。
惊闻我国著名的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专家、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涂序彦先生不幸辞世,我们万分悲痛和惋惜。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全体理事及会员特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并向涂序彦先生的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2023年3月28日,爱思唯尔(Elsevier) 发布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南科大计算机系共有5位教授入围榜单,他们是Hisao Ishibuchi讲席教授、史玉回讲席教授、唐珂教授、姚新讲席教授和张建国教授。入选“高被引学者”的教授占全系教研教授比例接近1/6。
2023年3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王凌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在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B310会议室进行了一场题为“数据驱动的智能优化调度”的学术报告。
2023年3月25日,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的三位研究生王炳杰、张成林、杨俊琨获得2022 OceanBase数据库大赛亚军。2022 OceanBase数据库大赛是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数据库专业委员会指导,OceanBase与蚂蚁技术研究院学术合作团队联合举办的数据库内核实战赛事,参赛人员包括高校学生、科研机构的数据库从业者、互联网企业的研发人员,今年国内外共有1180支参赛队伍,共计19...
日前,“第十二届中国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届中国智能制造岁末盘点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对2022年度中国制造业智能制造最佳实践等杰出代表进行了表彰。
广东省图象图形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换届选举大会于2023年3月12日在华南理工大学逸夫人文馆隆重召开。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谢洪部长、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郭庭茂同志、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杨杰教授、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党委书记章秀银教授等领导应邀出席了本次大会。
近日,南科大计算机系6篇论文被学术会议CVPR 2023录用,其中1篇论文被选为精彩论文(highlight)(精彩论文占被录用论文10%,投稿论文2.5%)。这6篇论文第一作者均为我系博士生。他们分别是郑锋副教授指导的南方科技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培博士生耿甜甜、杨金宇、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联培博士生王腾,张宇副教授指导的南方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培博士生苟耘豪,于仕琪副教授指导的南方科技大学-...
论文题目:深度学习与优化方法结合的立体匹配算法研究。答辩人:颜廷满。时间:2023年03月29日9:30。关键词:立体匹配,马尔可夫随机场,特征提取神经网络,置信传播,超像素分割,视差细化。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届本硕毕业生共有1200余人,是近年来应届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届。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度重视202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召开就业工作协调会议,细化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落实,形成了“全院一盘棋”的全员抓就业、促就业的工作格局。学院通过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深化就业育人、关注重点群体、强化信息回溯等方式促进2023届毕业生更好就业。
近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经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和全国决赛初评,共有463个项目进入全国决赛终审答辩。经过决赛角逐,由东北大学徐泉、刘长鑫、任涛、黄达、柴天佑等老师指导的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张克胜、谢晋团队作品《数孪智科——国内顶级数字孪生流程工业指标智能优化决策解决方案提供商》获得国赛金奖,这是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首次作为项目负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