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粒子加速器 >>> 粒子加速器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粒子加速器其他学科相关记录244条 . 查询时间(2.316 秒)
本文给出一种氚钛厚靶氘氚反应加速器中子源的中子产额、能谱和角分布的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模拟程序。用自行开发的计算程序计算了入射氘束流能量低于1.0MeV时加速器中子源的中子产额、能谱和角分布,给出了氚钛厚靶的一些典型计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本文对环形加速器器焦结构中插入消色散区的机制从理论上作了较全面的探讨,从而指出了一套特别适合于中小型环形加速器采用的消色散办法。根据文中给出的方法,大大缩小计算机的搜索范围,找出所需之解。此法已被成功地用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及西欧新反质子储存环的设计。
通过对1台能量为235MeV的质子加速器治疗系统的辐射安全分析,阐明了高能质子加速器运行时可能带来的一些环境安全问题。分析表明,高能质子加速器运行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影响有:中子和γ射线引起的辐射剂量、空气的活化、设备冷却水的活化、土壤(及地下水)的活化、加速器结构材料的活化以及臭氧等有害气体的产生等。计算结果表明,只要整个系统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屏蔽系统、通风系统以及防止人员误入强辐射区的安全联锁系统...
回旋加速器的D电路      D电路  回旋加速器       2008/11/19
系统地阐述回旋加速器D电路的理论基础与实验方法,建议测定D电路各电容、及D电路与高频机配接的方法,并比较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
本工作推导了超导加速器在连续波模式时,在点电荷近似条件下,相对论束流负载与腔的相互作用过程的解析表达。同时对北京大学超导加速器平台(PKU SCAF)的束流负载设计进行了初步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主加速器馈入功率为10kW时,最佳束流负载为1 5mA,此时电子增能为6 6MeV,β因子为4 5×103。
在最近短短的三、四十年中,作为研究原子核物理的基本工具之一的加速器,获得了蓬勃的发展。正因为这样,它给人们增添了不少极重要的有关高能物理的知识,使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刻化。尽管如此,但由于制造加速器对工业技术提出了越来越复杂的繁重的任务,并且它要求越来越巨大的经济投资,送使加速器目前的发展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我们先简单地看一下目前各类圆形和坏形加速器的水平。例如,回旋加速器可以...
本文对强流脉冲电子加速器的充电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推导出电压传输系数的解析表达式。该表达式是用充电回路方程经拉氏变换后所得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形式来表达的。对特征根的物理含义给予了合理的解释,并给出了近似表达式。文中还给出了从实测电压波形中求得特征根值的方法和公式,因而可以从实测电压波形中求出加速器的某些动态参数。
直线加速器作力重粒子加速器有许多优点。例如:束的拉出和注入都比较容易;脉冲束流较大(因之它极适宜作为高能加速器的注入器);离子束的能量均匀度比回旋加速器要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65年11月20日至29日在上海召开了全国第一次迴旋加速器技术交流会。本刊这期发表的文章是这次会议的部分报告。 这次会议中谈到的三台加速器,有两台是苏联设计的,一台是我们自己设计的,自己设计的也受了苏联设计的影响。应该指出,苏联设计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如建筑和设备方面不必要的高标准、保险系数过六、操纵维护所占的面积过多等等。这些是不符合我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
国产1.2米迴旋加速器,自1964年9月经国家鉴定合格,投入运行已有一年。一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的形势鼓舞下,我所加速器工作人员同所内有关研究室一起,逐步熟悉加速器的运行技术与实验技术,初步开展了各方面的实验工作,并提高了加速器的性能。本文简要介绍一年中开展的实验工作,束流状况,设备性能,运行效率以及存在的问题。
在文献[1]中我们曾报导了402型电子静电加速器的调试工作。一年来,这台加速器运行了一千二百多小时。在运行期间,我们对加速器的性能进行了考验。实践证明,402型电子静加速器是辐射化学研究中的一个很好的人工电子辐射源,使用它可以做出一些有用的结果。 在加速器运行一年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使用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少故障。这些故障反映
今年九月十三日至十九日,“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在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研究所CERN召开了国际高能加速器及试验仪器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除该所人员外,有29个国家的276位代表,其中人数较多的国家有苏联29人,美国78人,英国39人,法国38人。我国则以王淦昌先生(现任莫斯科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副所长)为首的五人代表团出席
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 (NSRL)直线加速器聚焦电源控制系统的改造在EPICS环境下进行。本文描述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及调试结果。
介绍了在电子直线加速器粒子动力学基础上进行聚焦线圈轴向磁场的设计;利用LINE-ACC/PC程序模拟计算,给出了不同初始发射度情况下满足束流包络要求的各种聚焦磁场数据。对已经加工好的聚焦系统进行了磁场分布测量,并将实际磁场与理论计算进行了比较。上述工作为确定聚焦线圈的设计方案和加速器的出束实验提供了可靠、丰富的数据。
利用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的高能加速器进行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ADS)靶区中子学研究。用 0 .5 33、1 .0、3.7和 7 4GeV质子轰击U(Pb)、Pb和Hg靶的测量结果表明 :U(Pb)和Pb与Hg靶的中子产额比分别为 ( 2 0 1± 0 1 0 )和 ( 1 76± 0 33) ,从获得较强中子的角度看 ,Hg作为ADS靶是不利的 ;沿厚 2 0cm靶的中子产额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