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学仪器及技术 >>> 光学仪器 光电检测技术 光学系统设计 光学元件加工 薄膜光学及技术 光计量技术 近场光学及纳米检测技术 辐射度学和色度学 光谱技术 红外技术 空间光学 海洋光学 天文光学 生物医学光学 光学综合装置及工程设备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光学仪器及技术相关记录177条 . 查询时间(2.191 秒)
应朝福,男,浙江仙居人,副教授,普通硕士和教育硕士导师。1964年生,1986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2002年3月获浙江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曾任信息光学研究所副所长、物理系副主任、物理系主任、支部书记等职,现任行知学院理学分院副院长。研究方向:立体显示技术、衍射光学元件设计、光电检测等。
魏振忠 男,博士,副教授,1972 年11月出生。2003年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光电精密测试、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张勇,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动光学技术专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员。现任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中心技术维护与发展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首批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电子科学系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得双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天体物理专业/天文光学新技术(主动光学和自适...
我国的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自2009年5月6日首批七条光束线和实验站开始向用户试开放以来,目前已经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其中包括解析出40多个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新蛋白质结构。
2009年11月2日至6日,在上海举行的亚洲光纤通信与光电国际会议及博览会(ACP)上,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张慧星获得了大会颁发的最佳学生论文奖(Best Student presentation award first place )。
2009年10月16日,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自行研制的单码道绝对式光栅尺在实验装置上实现了正确的组合读数,误码率得到有效控制,标志着我国线位移光栅单码道绝对编码技术的重大突破。
只需在照相时轻松地说一声“左转,增大焦距……照相!”一部小巧的数码照相机就会按照主人指令灵活调整视角和焦距,完成照相程序。近日,由哈工大华德应用技术学院06级通信工程专业王原、赵彦峰、赫昌玲三名大学生创意设计完成的声控语音数码照相机,在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美加两国科学家7月21日宣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光学望远镜的30米口径望远镜(TMT)确定在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山山顶建造。TMT将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和加拿大大学天文学研究协会组成的联盟联合建造,预计2011年动工。
2009年7月15日,武汉市科学技术局在武汉组织并主持召开了由我校和武汉光福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高功率集成式LED治疗仪”项目技术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听取了武汉光福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吴柏生总经理所作的工作报告和我校光电学院李正佳教授所作的技术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并对LED治疗仪进行了现场观摩。
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空间工程部专业技术室申请的“一种空间用锁紧机构”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这是空间工程部神舟七号科研任务的又一项衍生成果。该锁紧机构是空间部承担的神舟七号固体润滑试验装置的一项核心技术,具有锁紧可靠、解锁便利,适宜空间应用的特点,在神舟七号飞行任务中显示了优异的性能。  
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段子刚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光纤网络有源无源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国家攻关项目钇钡铜氧高温超导材料及成材化研究,钛酸钡基正温度系数电阻半导体功能陶瓷材料及器件的研究;国家863项目1.3微米波长和1.5微米波长和基于混合应变量子阱结构与偏振无关半导体光放大器的研制;熔融拉锥型光纤耦合器和光纤隔离器等光纤网络无源器件的研制;在国外从事锑...
近日,一种新型“3米长光栅复制光刻机”在中科院光电技术所研制成功。这是该所继成功研发URE-2000系列大面积曝光机后创新研发的一项新型精密光刻设备。该机在母尺和工件间抽真空,采用蝇眼透镜的i线均匀照明系统,结合气浮工件台一维运动而实现大行程的扫描、真空接触、i线曝光。其照明均匀性为±2%,光刻分辨力优于5微米,照明面功率密度50mW/cm2,照明面积28mm×32mm;工件台匀速扫描行程大于33...
6月22日,由中国光学学会与美国光学学会联合主办、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承办的“光学特异材料与器件及其应用”国际会议在南开大学省身楼开幕。
我校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郭志忠教授课题组主持研制的3台光学电流互感器于6月10日在上海市徐行变电站500kV超高压线路成功投入运行。该项研究成果解决了光学电流互感器测量精度的温度漂移和长期运行的稳定性两个世界问题,标志着我校掌握了世界上最高电压等级的光学电流互感器关键技术。
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徐可欣教授,教育部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技术二部学部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津市工商联合会医疗器械商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主要研究方向和领域 应用光谱方法进行人体微弱成分无创伤检测方法的研究、生物光学及微弱化学成分智能化检测方法的研究 科研项目、成果和专利:“高速电光分光元件的研制”, 天津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声光可调节滤波器(AOTF)及牛奶成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