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 塑性加工工艺与设备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塑性加工工艺与设备相关记录190条 . 查询时间(5.96 秒)
2022年8月6日至7日,“第十七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球华人塑性技术研讨会”在线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驱动,砥砺奋进,推进塑性加工核心技术发展”。来自国内外140家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576位代表在线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来自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代表3人,主会场直播观看人次累计1.03万,9个分会场直播观看人次累计1.3万。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279篇,摘要343篇;宣讲报告...
洪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工学院访问学者。国家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江苏省科技副总,国际太阳能协会专业会员。
赵康培,材料加工工程系教学团队成员,研究方向为材料连接技术。现任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专家、济南市长清区平安街道办事处科技副主任(挂职)、济南鑫源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科技顾问,获山东省首批创新创业导师(学科导师)、省级精品课程主讲教师、校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学术科技活动优秀导师、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爱岗敬业人物、本科评估先进个人、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
连海山,男,博士,副教授,高级技师,1984年04月生,江西吉安市人,中共党员,英国林肯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机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系主任,《现代制造工程》杂志专家委员会委员。
周珸,陕西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陕西省中小学老师培训专家库成员,陕西理工大学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国培计划项目)负责人。2015年获得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项目先进个人。研究方向:主要从事塑性成型设备研究与开发。主持、参与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金属与塑性成形设备CAI系统开发”等项目3项,主持参与校级科研项目5项。
麻晓飞,男,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1982年2月生,1999年9月至2008年12月就读于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年3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高等数学》、《机械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材料》、《工程数学》、《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课程的教学工作。现任临沂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
福建工程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专业课课程材料成型技术基础考试大纲。
福建工程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课程塑性成形原理考试大纲。
黄绍服:1974年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安徽省焊接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微细特种加工技术,精密切削加工技术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完成横向项目5项。承担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3等奖1项,安徽省首届自制实验设备评比1等奖(机类)。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发明专利授权4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4篇,EI收录5篇,出版专著1部。
塑性加工具有高产、优质及低耗等显著特点,已经成为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为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国内冶金、材料行业生产、技术、装备和产品结构调整要求,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实现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主办,江西理工大学承办的“2019年全国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研讨会”定于2019年5月9~11日在江西赣州召开。大会期间,将同时设分会场召开“材料与加工学科...
学科、专业领域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职衔:硕士生导师,导师姓名:杨俊英,所获最高学位及单位:博士、山东大学,研究方向:1、列车制动技术 2、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
学科、专业领域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职衔:硕士生导师,导师姓名:赵颖。所获最高学位及单位博士/大连交通大学,研究方向:1、塑性成形理论与技术;2、有限元数值模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