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大气层飞行力学 航天动力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 飞行原理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相关记录350条 . 查询时间(3.073 秒)
2021年5月31日,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魏振忠教授做客黄岛讲坛(控制分论坛),作题为“高速飞行位姿动态视觉测量技术”的学术报告。
航空发动机必须不断提高推重比、降低耗油率才能满足先进飞行器对高效动力装置的迫切需求。涡轮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发动机性能。对转涡轮利用高低压转子反向旋转使高压级为下游转子提供进气预旋,减少甚至取消高低压级间导叶,能够降低涡轮重量、导叶相关的气动损失和转子陀螺力矩,对提高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已在国外先进航空发动机中得到普遍应用。下一代先进航空发动机正向着更低耗油率和更高推重比方向发展...
你想体验一番航天员的工作与生活吗?18日在北京新鲜亮相、聚焦航天员职业的中国载人航天互动科普展,就可以帮助普通公众实现这个愿望。
河南省民政厅近日公布了《关于2020年全省社会组织评估等级结果的公告》,河南省航空学会获评“AAA级社会组织”。据了解,自2020年8月起,该学会根据《社会组织评估管理办法》(民政部第39号令)和河南省民政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通知》(豫民明电2020137号)要求,从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 、党建工作和社会评价等5个方面对近年来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积极组织申报工作...
近日,由我校力学与工程学院航模协会、来自力学、利兹、物理等学院的7名学生组建的西南交通大学航模队在2020年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中成绩优异,荣获二等奖。
2020年《宇航学报》硕果累累,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入选中国科协《航空航天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目录》,位列T1级(最高级),连续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立项。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部群智感知创新中心的四足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可实现基于视觉方案的自主定位与地图构建功能,能在1分钟内对1000平方米区域进行地图构建,具有较高的智能化与实用化水准。
日前,学校收到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通知和证书,以我校动力学院高杰副教授为第一作者,郑群教授为通讯作者,于2013年发表在国内顶级期刊《航空学报》上的论文《叶顶凹槽形态对动叶气动性能的影响》,“经过定量分析遴选和同行评议推荐,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简称F5000)”
近日,《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中国航空学报》英文版,以下简称CJA)公布了2020年优秀审稿专家名单,航空航天学院青年教师吴宇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17日至19日,第七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在湖南长沙召开。本届年会以“高分十年·智融空天”为主题,聚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年建设成就;现场发布了天基观测系统、航空观测系统、临近空间观测系统、地面系统和应用系统等高分专项十年期间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对地观测领域最新产品。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航空观测系统激光雷达入选高分十年重大成果。
2020年11月13日,航空动力装备振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挂牌仪式暨《基于系统工程的科技创新》专题报告会在秦皇岛分校人文楼728会议室举行。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秦皇岛分校党委书记孙正林,东北大学副校长、秦皇岛分校校长刘建昌,东北大学副校长唐立新出席仪式。学校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分校控制工程学院部分师生参加仪式。唐立新与孙正林共同为航空动力装备振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揭牌。
2020年10月18日,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典礼与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同步在浙江温州举行,我校孙津济、宁晓琳、郑世强、蔡开泉、李建利5位教师获奖,位列高校获奖人数第三名。其中,孙津济教授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是由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提议设立、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奖项。该奖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
2020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航发商发—大连理工大学航空发动机结构力学分析与轻量化设计联合创新中心(UIC)签约揭牌仪式在主楼312室举行。中国航发商发副总经理曾海军一行,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宋永臣,中国科学院院士程耿东出席仪式,科学技术研究院、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及能源与动力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仪式。宋永臣表示,学校一贯重视与中国航发商发的合作,希望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深交流,推动双方合作再上新台...
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视频版国际宇航大会上,经中国宇航学会推荐,中国宇航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军成功当选国际宇航联合会(IAF)副主席。世界航天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IAF是航天领域展示国家形象、发挥话语权的重要国际舞台。因此,副主席竞选逐年激烈。此次竞选为差额选举。经IAF会员单位推荐,共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比利时、克罗地亚...
10月8日,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空间机械与热物理技术联合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院长张洪太,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五院总工程师周志成出席签约仪式。航天五院办公室主任王吉辉、研发与市场部部长初海彬,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部长周佐新、党委书记曾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