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信息技术 >>> 光通信器件与系统技术 光电成像技术 显示技术 光存储与记录 全息技术和三维成像 光计算 自适应光学 光电信息处理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信息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记录31条 . 查询时间(2.027 秒)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光电子科学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张斗国教授课题组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矢量光场调控原理的动量空间偏振滤波器件。将该滤波器件安装于传统无标记光学显微镜的出射端,它可以对出射光场的背景噪声进行高效抑制,进而采集到单个纳米尺度物体的高对比度、高信噪比光学显微图像。研究成果以“Cascaded momentum-space-polarization filters enable...
2023年12月9日至10日,第一届无线光通信感知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物质科研楼三楼报告厅成功举办。
苑光辉,男,特任教授,2020年11月入选中科院国家创新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近年来一直从事远场光学超分辨成像与光学度量、矢量光场调控超构表面微纳器件、超构材料与超构表面、新型光学材料器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迄今为止,已在Science、Nature Reviews Physics、Light:Science and Applications、Nano Letters、Advanced Optical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双聘教授毕国强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周正洪教授合作,开发了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cryoET数据处理算法和软件IsoNet,有效解决了cryoET成像中的缺失锥效应和低信噪比问题,相关研究成果以Isotropic reconstruction for electron tomography with deep learning为题于2022年10月...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潘建伟及其同事包小辉、张强等,将长寿命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与量子频率转换技术相结合,采用现场光纤在相距直线距离12.5公里的独立量子存储节点间建立纠缠。相关研究成果以编辑推荐(Editors'Suggestion)的形式于2022年7月28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并被美国物理学会(APS)下属网站Physics以”Distant Memories Entangled...
2022年1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京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郭光灿团队的“稀土离子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及1小时光存储”入选2021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1年12月26日,由科技日报社主办、部分两院院士和媒体人士共同评选出的2021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潘建伟院士团队的“‘祖冲之号’‘九章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杨睿智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参与的研究成果“我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宇宙中最高能量光子”入选2021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同时入选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秀雄教授团队的“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被证明”与...
十多年来一直从事计算图像集成系统的研究,涉足数字成像、医疗影像、X射线单分子和晶体成像。 不仅成功开发了新型的成像系统,超分辨率技术,还跟尖端商业显微镜厂商合作,实现了科研转化,将开发出来的图像处理算法运用到了商业产品当中。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适用于活细胞四维(三维空间+时间)观察的多模式超分辨率显微技术和便携式生物医疗仪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丁冬生与合作者利用室温下的原子系统,实现超越磁光效应的百兆赫兹带宽单光子非互易传输。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简单讲,非互易传输就是控制信号的单向传输。实现单光子非互易传输的器件是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的基本元件之一。此前,光学非互易传输可以通过材料的磁光效应实现,然而受强磁场影响,这种非互易器件很难集成化、小型化,因此无需外加磁场就能够超越磁光效应的光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徐飞虎等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为远距离目标识别、对地观测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该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Optica》上[Optica 8,344-349, 2021]。如何“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是人类对视觉感知的不懈追求。近年来发展的激光雷达成像技术能够对目标场景进行高精度三维成像。单光子成像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窦贤康、徐飞虎等在国际上实验实现了1.43公里的远距离非视域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米级提高到公里级,为非视域成像技术的开拓及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该成果于2021年3月4日发表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美国国科学院院刊》上[PNAS 118, e2024468118 (2021)]。成像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从墨子的小孔成像、伽利略的观星望远镜,到现代的激光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人员在近场荧光成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亚分子分辨的单分子光致荧光成像。该成果8月10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侯建国院士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近日将成像空间分辨率大幅提升,推进至~8?的亚纳米分辨水平,为在原子尺度上展显物质结构、揭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本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近日,中科院围绕“三个面向”凝练总结出59项“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我校负责的光量子计算、大尺度光量子信息处理和亚纳米分辨的单分子光谱成像等研究成果以及参与的空间科学前沿探索与月球探测、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和科学研究进展等5项成果入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进展。同时,我校参与的基于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新冠肺炎基础及其转化研究入选“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成果进展,该研究中由...
我校郭光灿院士团队任希锋副教授等人与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团队,及香港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在高维、多光子量子纠缠光源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6月26日,研究成果以"Metalens-array-based high-dimensional and multi-photon quantum source"为题发表在《Science》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