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材料科学 原子力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305 秒)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专利:原子力显微镜探针及其针尖以及幽门螺杆菌与胃黏液黏附能力的检测方法
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测试或成像过程中存在引力区和斥力区两种相互作用区. 开展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针尖样品相互作用区转变的研究, 对于在特定作用区内成像的参数设置、相互作用区范围的控制, 以及对成像结果的正确理解和解释尤为重要. 将有限差分法和同相正交法相结合,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探针模态自由振幅大小设定、样品力学性能变化以及模态激励频率的设置对双模态振幅调制原子力显微术相互作用区转...
日前,2017先进功能材料与原子力显微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校长王焰新,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秘书长谭抚、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戴新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的3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围绕信息功能材料、先进能源材料以及原子力显微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关键问题,展开学术交流与研讨,大会报告7人、分会场报告70人。其中,美国工程院院士、劳...
日前,2017先进功能材料与原子力显微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校长王焰新,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秘书长谭抚、湖北省科技厅高新处处长戴新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所的38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围绕信息功能材料、先进能源材料以及原子力显微技术等学科领域的关键问题,展开学术交流与研讨,大会报告7人、分会场报告70人。其中,美国工程院院士、劳...
国际压电原子力显微技术暨纳米尺度力电耦合高级研讨会已有十余年的历史,本届会议是继2010年北科大、2013年南大、和2016年北航会议后,该国际系列研讨会第四次在中国召开,旨在聚集学术界及工业界信息功能材料、先进能源材料以及原子力显微技术等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交流思想、讨论问题、促进合作,深入研究先进的原子力显微方法和数据分析在信息功能材料、先进能源材料、生物体系中的应用,并有铁电多铁材料、钙钛矿...
研究了在0.2 mol/L NaCl以及0.01 mol/L HCl介质中AFM探针与铜镍合金表面之间的持续相互作用力对铜镍合金表面溶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尖的刮擦可以加速该合金表面的溶解;作为有机缓蚀剂加入溶液中的十二胺可以吸附于合金表面形成吸附膜,使针尖在界面作用时的能量分布发生改变,从而抑制了铜镍合金的加速溶解.
原子力显微镜(AFM)属于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一种。因其具有超高三维识别、显微倍率连续可调、无损成像等特点,被认为是近十几年表面成像技术中最重要的进展之一。主要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并阐述了其在聚合物凝聚态中的形貌、相分离和结晶方面的一些主要应用。
原位聚合法制备PMMA/nano-SiO2纳米复合材料,用DSC,TGA和溶解实验研究复合材料基本的结构和性能。用AFM对复合材料的断面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SiO2无机填料在低含量的情况下可以分散的比较均匀;高含量SiO2很难在PMMA基体中分散均匀,而且使PMMA的断面变得较为粗糙。SiO2填充粒子的添加和用量对基体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材料的溶解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对石墨的双原子厚片层进行了撕裂和折叠实验,结果表明:石墨片层只沿特定的方向撕裂和折叠;被折叠的片层在折叠轴处会形成一个未封闭的碳纳米管,即石墨片层的sp2键结构在折叠轴处会形成类sp3的结构缺陷;被折叠的片层可以完全展平到原来的位置或被继续撕成形状相同但尺寸较大的三角形.这说明在外力作用下sp2键结构和类sp3键结构可以自由地相互转化而不被损坏,由此可以解释碳纳米管惊人的可弯...
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微生物膜、腐蚀产物膜和A3钢腐蚀后的表面形貌,获得了高分辨率、清晰的图像.测得了SRB的大小,微生物膜、腐蚀产物膜的厚度和形成的点蚀孔深度.结果表明,A3钢的微生物腐蚀过程是先形成致密的硫化物膜,然后微生物在其上面聚集附着形成微生物膜;A3钢的微生物腐蚀主要以点蚀形式发生.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Fe--0.3C--3Mn--2Ni--2Si(质量分数, %)合金中315℃等温贝氏体相变的表面浮突效应及相应区域的微观组织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 伴随贝氏体相变的帐篷型表面浮突效应完全是新相长大过程中的形状应变所引起; 贝氏体铁素体最小结构单元的表面浮突为帐篷型, 不同于单倾型马氏体浮突, 不可能以切变方式形成, 它的两浮突角在8---100之间. 扩散台阶机制...
文章摘要: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纯铝基复合材料早期腐蚀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变化特征.研究了SiCw/Al和Al18B4O33w/Al两种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复合材料在3.5%NaCl溶液中具有明显的点蚀倾向,且随腐蚀时间的增加,点蚀坑的尺寸显著增大.观察发现晶须与基体的界面是腐蚀易于发生的地方,点蚀首先在晶须的端部产生,随后沿着晶须与基体的界面扩展.SiCw/Al和A...
文章摘要: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形状记忆合金CuNiAl中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观察.观察表明,拉伸时,裂纹尖端首先产生马氏体,纳米微裂纹择优沿马氏体相界面形核.但当外力较大,且裂纹扩展距离较长使裂尖应力集中足够大时,不但能诱发马氏体相变,也可出现滑移带.一旦出现滑移带,裂纹也可沿马氏体或滑移带交替扩展.
首次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Cu-Zu-Al合金中的马氏体浮突和贝氏体浮突进行了定量观测。在此基础上,将AFM的测量结果与马氏体相变表象理论(PTMC)进行了对比,发现马氏体浮突角与PTMC理论相符合,而贝氏体浮突角与PTMC理论不符合,说明贝氏体相变机制与马氏体不同,不可能是切变机制;同时发现贝氏体浮突是一组贝氏体亚单元所造成的浮突组成的浮突群。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