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分离工程 >>> 蒸馏 吸收 萃取 吸附与离子交换 膜分离 蒸发与结晶 干燥 化学分离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化学分离工程 氧化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377 秒)
一种利用氧化-萃取进行油品脱硫的方法,以磺酸基烷基咪唑、磺酸基烷基吡啶、磺酸基烷基季胺及磺酸基烷基季磷类离子液体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反应介质、催化剂和萃取剂,以H2O2和NaClO为氧化剂,将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氧化成相应的砜和亚砜类化合物,被萃取进入极性强的离子液体相而脱除。该过程以离子液体为溶剂和萃取剂,具有溶解性好、操作条件温和、低蒸汽压、结构设计性等优点。而且对环境没有污染,是一种高效、绿...
一种具有强吸附性能阿的二氧化钛可见光应响应光催化材料。其晶形组成可以在极大范围内进行调变(锐钛矿比例从4%到100%可进行连续可控调变)。制备过程:在30℃-100℃的水浴条件下,将一定量的钛的前驱体与氧基醇类进行混合,混合后加入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络合剂进行络合,维持该温度,反应0.5-4小时,此后进行干燥、煅烧。该材料应用于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痕量有机污染物,在反应中具有优良的本征催化性能。并且在催...
结晶生长过程在矿物学、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普遍存在的异质表面能够显著影响晶体的形成和转变途径,对结晶生长过程具有关键作用,其作用机制长期受到关注。然而,该研究领域中仍有许多科学问题亟待解决:(1)某些异质基底自身的物化性质易发生变化(例如溶解),其对结晶生长过程的影响尚不清楚。(2)一些异相结晶生长过程伴随着电子转移,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仍不明确。(3)对异质表面如何影响颗...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专利:一种氧化铍的纯化方法及其产物
2023年7月8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利用重离子束在氧化石墨烯膜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分离纯化技术》(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专利:精制二甲醚同时回收二氧化碳的节能分离工艺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ITEWA创新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IF=60.615)发表有关直接空气捕集二氧化碳综述论文Recent advances in direct air capture by adsorption,论文第一作者是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朱炫灿助理教授,通讯作者是葛天舒教授和王如竹教授。这项研究工作可为关...
近年来子液体(ILs)与氧化石墨烯(GO)复合材料在CO2的捕集和分离、太阳能电池、电解液、超级电容器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因此,剖析ILs和GO的相互作用机理至关重要。 中科院过程所离子液体研究团队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不同ILs在GO表面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阴离子类型、范德华力和ILs在GO上的吸附位置是影响ILs与GO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ILs在GO的羟基一侧时,ILs...
2021年4月13日,由中科院过程工程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离子液体强化CO2绿色转化新过程"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代表、专项及项目专家组、项目牵头及参与单位管理部门负责人、课题负责人和科研骨干等50余位代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会议由中科院化学所韩布兴院士主持。
膜分离技术是水处理领域最为常用的技术之一,作为一类新型的高性能膜材料,二维分离膜层间距的精确调控是提高其水通量与截留效率的关键,而插层法是最为有效的调控方法。迄今,高性能纳米级插层剂的开发与应用仍是巨大的挑战,目前最为常用的硬物质插层剂(如碳纳米管、TiO2和SiO2纳米颗粒等)分散性较差,且易破坏二维膜的有序层状结构,造成亚纳米尺寸离子的快速穿透;一些小分子插层剂如乙二胺或金属离子易与膜层形成强...
高效实现二氧化碳的分离与捕集,对于减缓工业生产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意义重大。近日,天津大学教授王志团队、迈克尔·盖佛教授团队与天津工业大学教授仲崇立团队合作,首次构筑了金属诱导有序微孔聚合物,用于二氧化碳和氮气的高效分离。同时实现了多孔材料膜的超薄、大面积制备,有助于推动气体膜分离技术在烟道气二氧化碳捕集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材料》上。
近日,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杨倩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Ultrathingraphene-based membrane with precise molecular sieving and ultrafast solventpermeation”的文章,发现了一种基于氧化石墨烯(GO)的高通量分子分离膜...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邵路课题组在二氧化碳(CO2)分离膜研究取得重要突破,成果在线发表于《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能源与环境科学》是能源和环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最新影响因子达到25.427。我校为该论文唯一单位。论文共3个作者,第一和第二作者为博士生姜旭和李松伟。
研究了煤炭在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基本规律,实验表明在以超临界水为介质的情况下,煤炭氧化过程产生的溶液冷却减压后产生的气相中无有害气体; 其中所含的硫、氮逐步转化为SO42–和N2; 煤炭氧化的程度随温度、H2O2水溶液的浓度增加而加快,反应温度的影响尤其显著.
脱离了红细胞的血红蛋白(Hb)在溶液中易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MetHb),失去载氧活性. 实验发现,当对红细胞裂解液进行微孔膜分离时,高铁血红蛋白增加不多;但在用层析法去除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其他红细胞蛋白后再进行超滤膜浓缩血红蛋白时,则出现较多的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的现象,其氧化反应随超滤过程膜表面流体切向速度的增加而加快,随溶液温度的增加而加快. 抗氧化剂的存在能有效地降低高铁血红蛋白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