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4 共查到电子科学与技术 微流控芯片相关记录14条 . 查询时间(0.161 秒)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受力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系统,特别是一种针对间充质干细胞受力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微流控芯片系统将干细胞的接种、长期培养、干细胞受力学刺激及分析检测过程集成在一块功能芯片上完成;该系统由两个基本单元构成:第一个基本单元为细胞受力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第二个基本单元为细胞受力行为研究微流控芯片外围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核酸阵列分析平台及分析方法,该平台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为反应-电泳芯片,下部分为温控芯片,两部分通过导热胶粘接在一起;所述的微流控芯片平台的核酸阵列分析方法为预先在分离检测通道中填充分离胶,反应液添加入反应池中,其它各池添加分离缓冲液或分离胶,所有池加入矿物油覆盖以防止溶液挥发;反应结束后,直接进行产物的芯片阵列电泳检测;本发明可以同时对多个样品进行平行分析;可进行...
一种高通量微液滴固定方法,基于浮力和表面张力原理,在微流控芯片上进行操控,所述微液滴固定方法具体是:将连续相和分散相利用注射泵分别注入芯片,既而在T型微液滴生成区形成连续的单分散性微液滴;在注射泵驱动下微液滴继续流动并进入液滴捕获器阵列,液滴在流经捕获器下方通道时由于浮力和表面张力的共同作用向上进入圆柱体捕获器;后续液滴从已经成功固定液滴的液滴捕获器的下方通道流过,继而被顺序地捕获于后续的液滴捕获...
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应用,该微流控芯片由6个细胞共培养单元和与之相连的1条培养液通道组成;每个共培养单元包括两个细胞培养池A和B,培养池A位于培养池B和培养液通道之间,并且其高度低于培养池B和培养液通道;该微流控芯片用于研究细胞在三维介质中相互作用的方法,为异种细胞生长及相互作用提供三维空间支持;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和样品用量少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纸质微流控芯片及其制作方法,该三维纸质微流控芯片由二维纸质微流控芯片叠合装订而成;其制作方法是用绘图软件设计所需要的芯片图案,然后用打印机将蜡打印到纸材料表面,将打印好的纸材料放入高温容器中烘烤,然后取出冷却,得到二维纸质微流控芯片,然后将二维纸质微流控芯片按照设计好的方式叠合,再用装订设备将叠合好的二维纸质微流控芯片装订在一起,即得到三维纸质微流控芯片。本发明制作方法操作简单...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专利:微流控芯片的连接器
一种通用型微流控芯片接口,由芯片支架A、芯片芯片支架A与B固定螺丝、芯片支架B、芯片与接口密封圈、密封接口旋紧螺母、密封接口旋紧螺丝、输液管压紧螺丝、输液管;本发明的特点是:芯片支架A上开一长孔,密封接口旋紧螺丝可以在长孔中自由移动,在对准芯片上的输液口后,将输液管插入芯片输液孔中,旋紧密封接口旋紧螺母和输液管压紧螺丝,密封性能好,操作方便;输液管用输液管压紧螺丝压紧,压紧螺丝用标准3/16”N...
一种微流控芯片上的微液滴内部物质交换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在芯片中灌满油相,然后将分散相1持续注入灌满连续相的芯片中,分散相1进入主通道及捕获区域;注入连续相,取代主通道中的分散相1,圆柱形捕获器中的分散相1不会被冲出,由此形成了分散相1在连续相中的液滴捕获阵列;将分散相2和连续相注入芯片中,在T型微液滴生成区形成连续的单分散性微液滴;当分散相2的液滴流经分散相1液滴捕获器时,两种不同成分的液滴发生...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3D微混合微流控芯片的制作方法
作为一种能够在微米级尺度操纵液体的新兴技术, 微流控芯片已经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 高密度集成的微流控芯片装置可以实现高通量并行化的实验以及多种操作单元的功能一体化, 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学平台, 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化学和生命科学的研究中. 本文着重介绍了集成化微流控芯片装置的基本概念、构建方法、及其在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化学合成应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尤其强调了集成微流控芯片系统在传统方法...
本发明基于微流控芯片的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检测系统,所述系统为使用激光检测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以微流控芯片(1)为核心,所述微流控芯片(1)由三层结构依次复合构成:上层的流体通路层(101)、中间的弹性薄膜层(102)、下层的气动控制层(103);这三部分相互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下:流体通路层(101)和气动控制层(103)通过其各自与弹性薄膜层(102)之间的表面张力紧密相连。本发明具有检测...
整套微流控芯片加工装置     微流控  芯片  加工装置       2008/12/11
微流控芯片是以微管道为网络连接微泵、微阀、微储液器、微电极、微检测元件等具有光、电和流体输送功能的元器件,最大限度地把采样、稀释、加试剂、反应、分离、检测等分析功能集成为一体的微全分析系统。它已成为目前分析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前沿。微流控芯片的出现不仅可使珍贵的生物试样与试剂消耗大大降低到微升甚至纳升级,而且使分析速度成十倍百倍地上升,从而为分析测试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创造了条件。微流控芯片具有广阔...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林炳承、秦建华研究员主持撰写的《图解微流控芯片实验室》一书近期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