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物理与技术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放射性计量学 核仪器、仪表 核材料与工艺技术 粒子加速器 裂变堆工程技术 核聚变工程技术 核动力工程技术 同位素技术 核爆炸工程 核安全 核燃料后处理技术 辐射防护技术 核设施退役技术 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技术 核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核科学技术 同位素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051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化学室研究员秦芝团队,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研究装置(HIRFL)提供的束流轰击金属钍靶,采用自主研制自动化分离设备,制备出医用同位素锕-225。相关成果申请授权了一项发明专利《一种分离锕-225的自动化处理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电磁分离技术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关键技术,首次分离出丰度大于99%、纯度大于99.5%的镱176同位素,其中镱174丰度小于0.5%。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利用电子加速器制备医用同位素钼-99。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同位素领域期刊《应用辐射与同位素》(Applied Radiation and Isotopes)上。
近日,中核集团核理化院/公司通过自主研发首次获得公斤级丰度99%钼-100同位素,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钼同位素关键材料自主化供应的重大突破,改变了长期以来钼同位素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标志着我国在高丰度稳定同位素研究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可以批量获得钼同位素的国家。
钾(K)是太阳系和地球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也是人体和植物重要的营养元素。在地球地壳和海水中,钾的丰度位列第8位。科学家认识到K同位素(δ41K)的广泛应用前景,但受到分析手段和精度的制约,K同位素的研究进展较慢。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突破尤其是仪器配备碰撞池可消除K同位素测定的干扰,分析精度从SIMS的0.5‰提高到目前的0.05‰。在高精度测量下,各类自然样品的...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热致循环吸附法氢同位素分离的色谱柱。该色谱柱芯使用泡沫金属柱作为固定骨架,聚四氟乙烯分散液(PTFE)/硅藻土、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硅藻土或气相法二氧化硅水溶胶作为粘结剂,添加金属粉末如铜粉、镍粉或铝粉等进一步提高传热效率,装载具有氢同位素效应的储氢材料,可以满足热致循环氢同位素分离法快速吸放氢动力学及良好传热性能的要求。
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是目前不断发展的古温度代用指标,在地球科学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分析测试方面,要获得准确可靠的碳酸盐团簇同位素组成(如Δ47值),通常需要使用合适的标准物质进行数据标定。近年来,碳酸盐标准校正法的提出,呈现出诸多以往传统气体标准校正所不具备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实验室在校正碳酸盐Δ47值时使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制备的四套方解石标样(ETH-1、ETH...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熔盐中气态氚及其同位素的装置,包括彼此相连的熔盐回路和分离组件,其中,熔盐回路具有熔盐堆堆芯,熔盐作为冷却剂流过该熔盐堆堆芯并载带气态氚及其同位素在熔盐回路中流动,分离组件包括钯管和不锈钢外壳,钯管上形成有熔盐进出口,熔盐通过该熔盐进出口进入或流出该钯管,外壳上形成有吹扫气进出口,吹扫气通过该吹扫气进出口进入或流出该外壳;其中,吹扫气在钯管的外表面和外壳的内表面之间流动并将从熔盐...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微藻二氧化碳同化过程中的稳定碳同位素分馏值的确定方法
2023年4月23日,秦山核电在秦三厂112大修中顺利完成国内首个商用堆同位素研发平台安装、冷态调试和系统标识,标志着国内首个商用堆同位素研发平台建成。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团队在激光激发同位素分离(SILEX)技术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探明了SILEX浓缩机理,设计并研制出国内首个基于SILEX技术浓缩硼同位素分离系统样机,为实现低能耗、高分离效率的硼同位素浓缩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研究平台,有力地促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院在同位素分离领域开辟新的技术渠道,拓展了同位素分离技术基础与方向。
油气作为沉积盆地中最重要的资源型流体,其生成、运移成藏,甚至是油藏破坏往往都受控于区域构造活动,理解上述复杂地质过程对于丰富油气演化理论以及提高油气勘探效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靠约束油气活动的时间是理解上述地质过程的关键线索。然而,可靠的时间约束常常需要完善的盆地地层、构造资料以及可靠的地温参数,一直以来都是油气地质界公认的难题。
在比利时东北部的莫尔举行了奠基仪式,以纪念开始建设回收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生产中放射性残留物的设施。将回收铀的 RECUMO 设施计划于 2026 年开始运营。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院成功自主研发AIE(聚集诱导发光)同位素光源,其技术性能达到预期设计指标并在应用试验中工作状态良好,辐光转换效率达到11%,是设计指标的1.1倍。这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同位素光源研制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研究成果推动我国同位素光源自主研发体系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对促进我国同位素技术学科发展、拓展同位素光源应用、打破国外垄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