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飞行器仪表、设备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航空、航天材料 飞行器制造技术 飞行器实验技术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航空、航空系统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实现相关记录188条 . 查询时间(0.234 秒)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利:一种实现星敏感器像面高精度正交性调整系统及调整方法
随着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稳定性和耗油率等性能参数的提升,以及畸变进气因素对轴流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的恶化影响。发展宽稳定裕度且高效运行的航空压气机是必然趋势。但传统稳定性拓宽手段伴随效率损失的特点一直困扰着设计工程师。针对这一问题,亟需建立可兼顾效率和扩稳的稳定性拓宽方法优化设计平台。
2023年4月2日16时48分,天龙二号遥一运载火箭成功将“爱太空科学号·香港知识星”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该卫星采用了我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张涛院士、王晓东研究员团队研发的绿色液体HAN推进技术。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三研究所合作,实现了基于超导体-石墨烯-超导体(SGS)约瑟夫森结的太赫兹频段高灵敏度探测器。2022年11月23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 terahertz detector based on superconductor-graphene-superconductor Josephson junction为题,发表在Carbon上。
2020年12月3日23时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3000牛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与地面起飞不同,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不具备成熟的发射塔架系统,着陆器相当于上升器的“临时塔架”,上升器起飞存在起飞初始基准与起飞平台姿态不确定、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地月环境差异等问题。另外由于月球上没有导航星座,上升器起飞后,需在地面测控辅助下...
2020年7月3日至5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实现了高分多模卫星数据接收。7月3日该卫星发射当天,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于22点07分至22点16分按计划成功跟踪、接收到高分多模卫星首轨下行数据。之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三亚站、北极站先后按计划成功完成了高分多模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截至目前,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总计完成高分多模卫星数据接收任务12条轨道,接收...
2020年7月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获悉,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首次在电离层对Pc1地磁脉动实现了南北共轭观测。来自该中心的高精度磁强计研制团队利用磁场和电场数据以及欧洲空间局Swarm卫星和地磁台站观测,对波动的特性和产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球物理学年鉴》上。Pc1地磁脉动是指频率在0.2—5赫兹的低频波动,与地磁活动密切相关,最易发生在磁...
Pc1地磁脉动是指频率在0.2-5Hz的低频波动,与地磁活动密切相关,最易发生在磁暴恢复相期间,与空间的离子回旋波(EMIC)相对应。自1936年在地磁数据中发现Pc1脉动以来,科学家对Pc1脉动的起源和传播途径进行了大量的观测研究。然而,受限于空间观测位置,以及EMIC(Pc1)波动传播过程中在电离层波腔内的极化反转、频率反射以及回旋吸收等作用,磁层中激发的EMIC(Pc1)波动是如何传播到地面...
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制的“在轨精细成型装置”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在轨成功开展了陶瓷/金属软物质材料精密太空制造技术验证。本次试验突破以往太空制造中以丝材为主的材料体系,首次将立体光刻3D打印工艺应用于陶瓷/金属软物质材料,成功将在轨制造精度提升至微米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彭承志、徐飞虎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该成果5月11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物理》。高精度时间传递是日常生活中导航、定位等应用的核心技术。现阶段广泛采用的时间传递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时间传递、光纤网络时间传递等。近年来,时间传递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关注。各种网络系统,例如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及其同事彭承志、徐飞虎等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量子安全时间传递的原理性实验验证,为未来构建安全的卫星导航系统奠定了基础。该成果于2020年5月11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物理》上。
2019年11月4日至6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在成功完成了高分七号卫星首轨数据接收(11月4日21点39分至21点45分)后,按计划又先后完成了6轨高分七号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接收数据量总计616.6GB,实现了我国最高数据码速率民用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接收。高分七号卫星首次采用了VCM(Variable Coding Modulation,可变编码调制)技术,在地面站接...
美国宇航局(NASA)6月27日宣布,将发射一架双四旋翼无人机探测器飞越土星卫星土卫六(泰坦)的表面,目的包括寻找生命迹象等。这项名为“蜻蜓”的探测任务将于2026年发射升空,并于2034年抵达泰坦,将在这颗卫星复杂多样的地表上实现多点取样。
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官网消息,北京时间12日晨,有“现役运载火箭之王”之称的“猎鹰重型”火箭首次商业发射成功,并。这一事件标志着人类商业太空探索的一大突破。
这是人类第一次揭开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