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动力与电气工程 >>> 工程热物理 热工学 动力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动力与电气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动力与电气工程 纳米发电机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124 秒)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微纳系统与仿生医学研究中心王昊副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对于纳米摩擦发电机器件进行可编程操作的策略,实现了不依赖于摩擦界面材料的改进,单纯通过设定的操作程序实现电荷在器件内循环累积实现超高电压输出。相关论文Programmed-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A multi-switch regulation methodology for ...
2020年2月25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报道了秦勇团队关于纳米发电机的最新研究工作“Enhancing the current density of a 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intercalation electrode”。该项工作在兰州大学秦勇教授指导下,由顾陇、刘金妹...
水覆盖了地球表面71%的面积,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机械能。19世纪末以来,水力发电日益普及,矗立于大江大河上的水电站成为人类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可供利用的蕴含于水中的能量不止于此,雨滴和海浪中都蕴藏着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机械能。
摩擦起电和静电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由于它很难被收集和利用,往往是被人们所忽略的一种能源形式。自从2012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发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以来,全世界的学者从各个方面对TENG进行了广泛的研究。TENG作为一种能源器件得到实际应用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功率密度,其核心在于摩擦电荷密度的提高。摩擦电荷密度作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核心性能指标之一,TENG问世七年以来...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李舟课题组一直聚焦于TENG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2014年首次利用大鼠呼吸产生的电能驱动心脏起搏器(DOI: 10.1002/adma.201402064),2016年成功将心跳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自驱动的心率远程实时监控(DOI: 10.1021/acsnano.6b02693)。因此,基于上述设想与研究基础,李舟研究团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到目前为止,已有研究人员开发出几种可降解的摩擦纳米发电机。2016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李舟与王中林团队首次报道了一种生物可降解摩擦纳米发电机,这种发电机可在植入大鼠体内九周后完全降解且无副作用。该研究团队于2018年又成功制备了不同类型的纯天然生物全可吸收摩擦纳米发电机,并将其用于心肌细胞刺激,为心率过缓、心律不齐等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2018年10月27—28日,由特种功能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届纳米发电机与微纳系统研讨会”在开封举行。会议的主题为纳米发电机在海洋能源收集、自驱动纳米系统、传感网络、便携式电子产品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院士出席本次会议,并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南大学、...
日前,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副教授毛彦超团队在可穿戴供电器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材料化学A》上。近年来,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发展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可穿戴电子设备走进人们的生活。然而这些可穿戴电子设备往往需要频繁地充电或更换电池,如何为这些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既环保又可持续的电能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可穿戴供电器件的柔性、舒适性与可洗涤性也显得尤为重要。
近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王中林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尹周平等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利用电荷补偿机制实现TENG稳定超高电压输出的方法。研究人员发现,通过在TENG中引入一个由高压二极管构成的电荷补偿通道,可以显著提升TENG的开路电压,对于接触分离式TENG,开路电压可由约230V提升到3300V以上,提升了10余倍,如果对发电机进行并联或...
据报道,道路交通伤害(RITs)已被列为全世界第八大死亡原因。其中,驾驶员的不良驾驶习惯,特别是驾驶员的注意力分散,被认为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撞车事故/近撞车事故不注意现象都与驾驶员分心有关。实际上,驾驶的首要任务仅占开车总时间的46%,其余的时间都在进行次要任务,例如,发短信、导航或调整无线信道。然而,这些活动会导致驾驶员偏离道路,这...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佐治亚理工学院校董教授王中林于2012年首次提出基于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效应的摩擦纳米发电机,它利用麦克斯韦位移电流的机理,将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同时球形结构摩擦纳米发电机因其具有质量轻、在水波中运动阻力小以及易于阵列化等诸多优点已经被用来收集水波能。但是在之前研发工作中,这种球型摩擦纳米发电机还存在输出电流较小等缺点,限制了它的...
能源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现阶段能源的消耗主要依赖于传统化石能源,这是一种有限的、非可再生的能源。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开采和枯竭,迫切需要寻找一些新型的能源形式。海洋波浪能具有储量丰富、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等优点,是潜在的能够大规模应用的能源之一。但是,近几十年世界各国对波浪能收集的探索大都基于传统的电磁发电机,而电磁发电机因其自身的工作原理所限,难以有效收集这种低频、随机的能源。
无论是手机还是笔记本电脑,这些便携式电子设备都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工具。这些物品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可再生和环保的电池为这些设备供电。随着运动手环等更加轻巧的可穿戴设备的风靡,为它们持续提供高效、清洁和可持续的电能是亟需解决的难题。近日,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海洋电子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朱智源博士研究小组,研发了一种新型的X型高效摩擦纳米发电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以及可收集人体运动能等诸多特点。这...
近日,我校樊瑜波教授团队与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王中林院士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21.95)上发表题为“FullyBioabsorbable Natural-Materials-Base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的论文,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博士生李虎、刘卓,纳米能源所博士生江文,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樊瑜波教授...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樊慧庆教授课题组博士研究生任小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论文创新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创新地研制出一种纳米发电机实现了微弱风能的高效收集与转化存储,研究成果Wind energy harvester based on coaxial rotatory freestanding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for self-powered wat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