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材料科学 科研团队相关记录65条 . 查询时间(0.222 秒)
近日,我校化学与化工学院陆杨教授研究组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创新性地采用“解组装-仿生组装”的两步策略,以廉价天然云母粉为原料,成功实现了高质量云母纳米片的大量制备,并组装成高性能透明柔性仿贝壳结构云母复合膜。这一高性能仿生复合薄膜在柔性透明电子器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发表在7月3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通讯》上。我校2014级博士生潘晓锋和中国科大博士后高怀岭为共...
一般而言,功能材料物理化学性质依赖于晶格的变化,调控材料的晶格应变可促使材料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显著的变化,晶格应变调控也因此广泛地应用在超导、巨磁阻、多铁、催化等领域。研究者们通常采用应变工程法,即通过薄膜与基体的晶格失配引入一定的应变,达到调控材料性质的目的。然而,薄膜与基体的晶格失配程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晶格应变调控的范围也有限。近期,北京科技大学邢献然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可简单实现应变工程的新方法...
白光发射材料因其在显示和照明设备及探针领域的潜在应用,一直是发光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比于无机材料,纯有机白光发射材料拥有诸多优点,如良好的调节性、多样化的分子设计、较低的成本及毒性等,因而备受青睐。利用超分子策略来实现白光发射,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分子间能量传递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可以赋予白光发射材料优异的刺激响应性。
近日,材料学院2016级博士生周飞飞在《国际陶瓷》期刊 (中科院分区:一区;类别:材料科学,陶瓷;排序:2/26)发表的题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用于等离子喷涂-物理气相沉积的纳米结构非平衡转变四方相氧化钇稳定氧化锆喂料”的论文被全球著名机构“工程进展”(Advances in Engineering,AIE)遴选为关键科学文章。AIE主要针对工作在科技前沿、开发未来新技术的研究者,刊发论文拥有广泛的读...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在合成超高含能材料金属氮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外专千人计划”专家、特聘研究员亚历山大·冈察洛夫 (Alexander Goncharov) 带领的科研团队采用超快探测方法与极端高温高压实验技术,以普通氮气为原材料成功合成了超高含能材料聚合氮和金属氮,揭示了金属氮合成的极端条件范围、转变机制和光电特征等关键问题,将金属氮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N...
日前,我校化工学院程广斌教授、杨红伟副教授科研团队在含能材料分子创制上取得新进展。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国际顶级杂志Angew. Chem. In. Ed.(德国应用化学)上,题目为《C8N26H4: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Primary Explosive with High Heat of Formation》(DOI: 10.1002/anie.201711...
近日,我校化学学院陈义旺教授课题组与德国伍珀塔尔大学Ullrich Scherf教授课题组合作申请,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与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德双方将共同资助该合作研究项目,以促进两国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项目直接经费180万元,这是我校首次获批该类项目。项目主要围绕石墨烯基共轭多孔聚合物及碳基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展开研究。陈义旺教授课题与Ull...
吉林大学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邹勃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负压缩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突破。研究人员发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InH(BDC)2是目前为止已知的负压缩率最大的材料之一,且相比传统的大负压缩率材料具有更安全便宜的特点。该成果以“Large Negative Linear Compressibility in InH(BDC)2 from Framework Hinging”为题,于2017年10月...
2017年5月25-28日,大师云集的第十二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12thSino-US Nano Symposium)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先进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祚万教授、鲁雄教授团队的13名学者参加本次大会。本次论坛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和北京科技大学共同主办,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十位华人纳米大咖(如:杨培东、江雷、谢毅、赵东元、包信和、李亚栋、范守善等10多位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郑伟涛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储能材料的结构转变以及储能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并于2017年5月8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Atomic-levelEnergyStorageMechanism ofCobaltHydroxideElectrode forPseudocapacitors》的研究成果,引发国内外同行的关注,这一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吉林大学引进学术带...
日前,我校化工学院程广斌教授和杨红伟副教授科研团队在钝感高能含能化合物的合成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国际顶级杂志Angew. Chem. In. Ed.(德国应用化学)上,题目为《A Facile and Versatile Approach for Synthesis of Energetic Furazan-functionalized 5-Nitroimino-1,2,4-t...
2017年2月27-3月2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含能材料研究所所长Hng Huey Hoon教授、Sreekumar Pisharath博士与Seng Yeow Sing博士一行3人访问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分别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含能材料研究部陈朗教授主持。报告中,Hng Huey Hoon教授介绍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含能材料...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蒋阳教授课题组,与香港城市大学张文军教授合作,采用不同极性的醚类溶剂和热注射方法,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成功合成出高荧光的铯铅卤钙钛矿量子点,为动力学控制合成高质量的全无机钙钛矿量子点提供了新的反应路线和理论指导。该研究成果以“Solvent-Polarity-Engineered Controllable Synthesis of Highly Fluorescent Ces...
2015年9月23日,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吉林大学化学学院于吉红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自然》出版集团旗下的《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利用计算机基因组方法高通量预测和筛选晶体结构”(In silico prediction and screening of modular crystal structures via a high-throughput genomic approach)的研究论文...
目前,几乎所有的航空、航天飞行均采用化学驱动,即通过喷射燃烧的化学物质来获得驱动力,光直接驱动飞行是科学界和航空界多年的梦想。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和物理学院田建国教授的联合科研团队通过3年的研究,获得了一种特殊的石墨烯材料。该材料可在包括太阳光在内的各种光源照射下驱动飞行,其获得的驱动力是传统光压的千倍以上。该研究成果令“光动”飞行成为可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