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飞行器仪表、设备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航空、航天材料 飞行器制造技术 飞行器实验技术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航空、航空系统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科研人员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0.111 秒)
目前,大多数人造卫星运行在高度不超过2000 km的LEO轨道,剩余的卫星集中在相对高的轨道,即36000 km的GEO轨道和约20000 km的导航卫星轨道。数千至一万余公里的中间区域,卫星十分稀少。近年,随着遥感、通信等技术的持续进步,已使中轨卫星可以集低轨卫星和高轨卫星两者之长,同时兼具高分辨和长驻留的特点,引起各主要航天国家的重视,成为有待开发的热点。但是,这一轨道高度正处于地球内辐射带核...
2022年10月26日至11月30日,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SDG卫星定标团队前往甘肃省敦煌市,开展SDGSAT-1卫星(2022年度)场地定标实验。
我国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于2020年12月着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克里普地体(Procellarum KREEP Terrane,PKT)的东北部地区,随后对着陆点附近的月表物质进行了采样并成功将1731克月壤样品带回地球。风暴洋克里普地体的东北部地区之所以被选择成为嫦娥五号任务的着陆区,主要在于它被认为是月球表面最年轻的玄武岩单元之一并且富含铀、钍、钾等生热元素。先前基于热化学与动力学的模拟研究认为,...
该动力源将为科学有效载荷、数据下行链路能力和高能力电力推进系统提供改变游戏规则的动力。
空间热等离子体探测载荷需要对两种不同电荷极性的粒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进行探测。静电分析器作为热等离子体探测最经典的探测方案,利用内、外两个极板间狭缝的电场对入射等离子体进行探测,在特定电压极性下,只能探测一种电荷极性的等离子体(电子或者离子)。等离子体包含两种不同电荷极性的粒子,所需的静电分析器电压极性相反,单台仪器难以同时满足两种电荷极性粒子的探测需求。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利用两台独...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仅利用相对测量信息即可实现编队航天器的自主导航。其中,航天器间的相对距离信息可通过微波测距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得到,相对视线(LOS)信息可通过光学相机测量得到。利用星敏感器提供的惯性基准,将相对位置矢量转换到惯性坐标系,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相对位置矢量进行连续测量,即可确定所有成员航天器的绝对轨道要素。这种方法需要将测量信息输入到序贯滤波器中,从而实现自主导航,因此需要一定精度的航...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仅利用相对测量信息即可实现编队航天器的自主导航。其中,航天器间的相对距离信息可通过微波测距或激光测距仪测量得到,相对视线(LOS)信息可通过光学相机测量得到。利用星敏感器提供的惯性基准,将相对位置矢量转换到惯性坐标系,通过对一段时间内的相对位置矢量进行连续测量,即可确定所有成员航天器的绝对轨道要素。这种方法需要将测量信息输入到序贯滤波器中,从而实现自主导航,因此需要一定精度的航...
2020年10月16至19日,以“新材料、新平台、新动能”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国(淄博)新材料产业国际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在淄博会展中心举行,34名院士、42名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以及来自90余个院校的200余名专家教授参加此次论坛。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外国专家局局长张祝秀,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张锦安,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化物所刘维民研究员,中科院院士、北...
2019年10月23日卫星激光测距研究室科研人员温冠宇副研究员获得吉林省2019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励,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作为参与单位,在“基于无线激光传输的局域物联通信组网技术”项目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我站科研人员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科研支持和技术保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会东博士、刘颍研究员和朱蓓博士等人研究了2017年9月10日爆发产生的EUV波及其CME驱动激波在日冕中的传播特征。通过分析“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DO)、“日地关系天文台”A星(STEREO-A)、“太阳和日球天文台”(SOHO)等探测器的成像数据,从太阳的相反两侧观测到了该EUV波被太阳北极和南极的冕洞传输和加速的现象,并发现该EUV波在传播过程...
2019年6月24日至28日,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科研代表副研究员涂锐以及张睿、肖厦博士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斐济-苏瓦召开的2019年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应用研讨会,与来自美国、俄罗斯、欧盟、澳大利亚、加拿大、斐济、巴基斯坦、日本、印度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代表围绕“频谱保护、干扰检测与减轻”、“GNSS参考框架和参考站网”、“GNSS空间大气监测”和“PPP服务标准和互操作”等全球卫星...
2016年4月4日至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环境特殊效应实验室(以下简称效应室)参加了第十四届航天器充电技术会议(14th Spacecraft Charging Technology Conference,12th SCTC)。张振龙研究员应邀作了题为“Overview of spacecraft charging research activities in China”的报告,系...
据法国媒体2008年7月31日报道,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日前宣布,该中心的研究人员根据“JASON—2”海洋观测卫星传回的数据,为全球海洋绘制了一批反映海平面差异、浪高和风速的示意图。 据研究中心介绍,“JASON—2”海洋观测卫星6月20日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7月6日抵达距地球约1336公里的工作轨道。随后,“JASON—2”开始与处在同一环地球轨道的“JASON...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