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大气层飞行力学 航天动力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 飞行原理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航空相关记录637条 . 查询时间(0.259 秒)
李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助理教授。2004-2015年在北航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学习,2018年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至今。教学工作中注重基础,突出实践,担任“电路分析”、“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2项教改项目,发表教改论文1篇。
为迎接第八个"中国航天日"的到来,2023年3月9日,上庄西北旺学区少工委联合中国仿真学会,在红英小学唐家岭校区开展了"上泮学子圆梦航天"航空航天系列科普活动。
由小川,工学博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博导,199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飞行器结构设计,流固耦合、结构、强度、疲劳、噪声等领域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等。
肖志祥博士,四川资阳人,教研系列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飞行器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指导新型飞行器空气动力仿真与总体设计实验室(LASD),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骨干教师(负责绵阳、资阳和内江等地区)。
王兆魁,男,1978年2月生。2006年博士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现为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轨道专家组专家、副组长,863计划重大项目专家组专家,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分布式航天器系统实验室主任,主持总装、军委科技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军工横向研究课题十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3项,...
王浩文,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首席研究员、教授,无人机系统实验室负责人,研究领域为直升机动力学、无人机系统设计。
陆秋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动力学研究所所长,振动实验室主任,兼清华大学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强度与振动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损伤动力学识别方法、振动辨识与控制等。目前主讲课程:振动量测(本科)、工程振动试验分析(研究生)、振动模态分析及其应用(研究生)。
李俊峰,Ph.D,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理论力学、运动稳定性、航天中的奇思妙想(新生研讨课)、航天器动力学、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高等动力学、现代航天技术概论等。教学成果: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担任国家精品课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编《理论力学》(第1、2、3...
杜建镔,副教授,男,汉族,1972年11月7日出生。华中理工大学工程力学学士(1993.9)及计算力学硕士(1996.2),清华大学固体力学博士(1999.9)。1999-2001在美国密西根大学航空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结构与材料拓扑优化。2001-2002在丹麦奥尔堡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2005年在丹麦奥尔堡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任研究助理教授,从事振动和声学结构...
2022年7月2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究发展部航天集群智能联合实验室成立大会暨航天集群智能技术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召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研究发展部(以下简称“一院研发部”)党委书记丁华、副部长祁振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吕金虎、党委书记王少萍、任章教授等领导专家出席成立大会。成立大会由自动化学院副院长郑征主持。
航空动力学报》是中国航空学会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的学术性期刊(月刊)。本刊坚持“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的编辑方针,主要刊登航空航天发动机的原理与设计、气动热力学、叶轮机械、燃烧学、传热传质、强度与振动、自动控制、机械传动、实验技术以及热动力工程等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本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以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
2022年4月28日,中国科协公布了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名单,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航天学院入选。为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提升社会化科普工作能力,中国科协启动了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工作。经工信部和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推荐、中国科协初评、终评、公...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叶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其在服役寿命内承受高温高周甚至超高周次(>107)循环载荷作用。同时,实际零部件在材料的制备、加工以及使用过程中通常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类型缺陷。因此,揭示钛合金高温高周和超高周疲劳特性以及其缺陷敏感性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热对流现象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比如:在自然界中引起天气、气候变化的大气环流、海洋环流,引起大陆板块漂移的地幔对流,决定地磁场产生和变化的外地核对流等;在日常生活中的烧开水以及室内供暖;在工业生产中影响晶体生长和金属制备过程中的对流、核反应堆内部的对流、天然气运输存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安全隐患的热对流以及液态金属电池上层液态金属中产生的热对流等等。上面提到的很多热对流现象比如大气对流、海洋对...
近日,上海市教委正式发布通知,由同济大学牵头,上海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作为协同单位申报的“飞行器力学与控制”学科纳入Ⅳ类高峰学科建设范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