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工程 光电相关记录2114条 . 查询时间(0.184 秒)
近期,广州华侨医院产科/检验科与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开展临床与基础交叉合作,在国际著名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发表题为“面向先兆子痫即时诊断的微纳光纤布拉格光栅生物传感器”的最新成果。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产科陈瑞萍主治医生和暨南大学曹仕芳研究生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本文共同通讯作者为冉洋研究员、何昕副主任技师。该工作由暨南大学、暨南大...
2024年3月24日,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鉴定组对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完成的“XX关键参数光电精密测量技术及应用”成果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组一致同意该成果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陕西省融办办公室副主任张倩黎、科技与质量处处长郑东、副处长闫莉,西安光机所副所长郝伟、综合科研处及光电跟踪与测量技术研究室相关人员参会。
光电探测器将入射光转换为可调制的电信号,在自动驾驶、健康监测、生物医学成像、光通信、军事安全和夜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市面上的光电探测器主要由无机半导体制成,如Si、Ge和InGaAs等。这些半导体具有高温加工和柔性不兼容的缺点。最近,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因其固有的特性,如灵活性、溶液加工性、低成本、可调带隙、高吸收系数、低激子结合能、高载流子迁移率和长载流子扩散长度等,已成为光电探测的...
闽南理工学院光电与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其前身为2001年兴达集团与长春理工大学合作建设二级校的光电与机电工程系,是闽南理工学院创办最早的专业学院之一。现设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8年)、测控技术与仪器(2009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010年)、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2012年)、机械电子工程(2017年)、机器人工程(2020年)等6个本科专业,均为主动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福...
为深入学习宣贯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院2024年度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抢占科技制高点各项工作部署要求,2024年3月7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会、团委在中国核聚变博物馆开展抢占科技制高点专题学习研讨活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会委员会委员、工会干部、理论学习小组组长、女职工代表、团员代表近百人参加活动。
2024年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微纳制造与系统集成研究中心,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可片上探测和预处理的仿生视听光电探测器》(Bionic visual-audio photodetectors with in-sensor perception and preprocess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提出了仿生“视听”光电探测器,通过模...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光电解池结构,具体的说是在低于水的理论分解电压下,借助光的激发作用,在碱性溶液中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一种装置。本发明在传统碱性水电解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内部采用膜电极结构,有效保证了电极和隔膜之间的零间距,提高了电解效率,降低了能耗,且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离子迁移管的阵列式光电发射电离源,其特征在于:设计并采用阵列式的光电发射电离源,突破之前单个光电发射电离源的局限,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光强,能大大提高电离区电离的离子数,有效提高离子迁移管的灵敏度;另一方面使反应区电场更加均匀,提高离子利用率,从而提高离子迁移管的灵敏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检测痕量二氧化氮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的电阻式传感器是由陶瓷基底、固定电极、敏感材料、加热器及热电偶、信号处理器和光源组成,利用电阻式传感器的敏感材料的光电导效应,使用200-800nm波长范围的光照射敏感材料,通过敏感材料的电阻变化检测痕量二氧化氮,实现提高NO2检测限的同时降低工作温度。本方法不但可提高检测限(达到ppb级),同时可降低工作温度(室温至220℃)。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催化-气敏机理光电检测三硝基甲苯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的装置是由陶瓷基底、电极、催化-气敏材料、电源、电流表和光源组成,利用电流式传感器中的催化-气敏材料的催化性能与气敏性能,使用波长范围在200-800?nm之间的光照射催化-气敏材料,激发催化-气敏材料的电子,使得催化-气敏材料能将TNT蒸气分子降解为小分子,通过电流式传感器电流信号的改变实现对三硝基甲苯分子的检测,检测限达到2?...
王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光纤陀螺工程化及可靠性技术。
程景春,女,本科(2010-2014)、博士(2014-2019,直博)均毕业于清华大学,2020年入选北航卓百博士后,2023年入职北航。以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多项基金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
高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1、光纤陀螺及其导航系统;2、惯性测量技术;3、惯性器件测试、建模与误差修正技术。
章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光纤陀螺的结构设计和力学行为(温度场、应力场)分析,捷联惯组减振系统的动力学响应研究等。
潘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高级工程师。面向航空航天等领域,一直从事光学传感微弱信号抗干扰检测技术、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及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当前研究重点是轻小型光纤陀螺/集成化光学陀螺信号处理电路拓扑结构,电子元器件国产芯片集成方案论证、设计与验证,人工智能算法及硬件加速实现。主持承担了包括武器装备预研、XXX计划重大项目等多项纵向课题,主持研制了多型光纤陀螺样机成功应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