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光学工程 >>> 光电子技术 光信息技术 光学仪器及技术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光学工程 固态激光相关记录40条 . 查询时间(0.164 秒)
采用非稳腔光参量振荡(OPO)研制了千赫兹重复频率人眼安全波段全固态激光器。激光器采用电光调Q方式、脉冲激光二极管(LD)侧面泵浦Nd:YAG激光晶体实现了高光束质量的1.064μm基频激光。光参量振荡部分采用Ⅱ类非临界相位匹配KTP晶体,为了获得较好的光束质量,OPO谐振腔采用平凸非稳定谐振腔结构,实现了千赫兹重频、窄脉冲1.57μm波段激光输出。在脉冲激光二极管泵浦电流为125 A、电光调Q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功率全固态激光器技术就是先进制造领域的一把利器。长期以来,国外在高功率激光技术领域一直对我国实行严密的技术封锁,严重制约了我国先进制造领域工业关键激光成套装备的发展。为摆脱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的长期被动落后局面,抢占战略主动权,自“十五”开始,863计划持续对该项技术进行大力支持,经过多年攻关,相继突破3kW、4kW、6kW和8kW的激光输出,到“十一五”中期,成功研制了具...
2014年10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主持召开的“高重频大能量脉冲钠信标全固态激光技术”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举行。鉴定委员会由我国光学和天文学等领域的9位知名专家组成,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范滇元院士任鉴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陈建生院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龚知本院士任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2014年2月18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林文雄承担的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355nm紫外全固态激光精密切割专用设备研发”通过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专题验收。
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二期)”2013年度总结会于12月12日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召开,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副秘书长吴建国等一行出席并发表讲话。项目工程总体部、专家技术委员会、工程监理部成员及项目承担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利用Nd:YAG/Cr4+:YAG 键合微片激光晶体研制了被动调Q 大能量窄脉冲的全固态激光器,激光器采用脉冲激光二极管泵浦方式,设计了本振级和两级放大结构,分析了激光器系统的自激振荡和其抑制方法,在激光器本振级获得稳定脉冲激光输出的基础上,当两级放大器泵浦电流分别为83A 和85 A 时,获得了最大单脉冲输出能量为120 mJ,脉冲宽度为1.28 ns 的1 064 nm 激光输出,激光通过倍频...
2013年9月6日,由中国科学院承担的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在北京通过验收。该系列前沿装备中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与器件平台、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平台,以及基于这两个平台研制的8台新型深紫外激光科研装备各项既定目标全面完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制造实用化深紫外全固态激光器的国家。
2012年8月2日至5日,由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新型电子材料和器件主题专家组主办,国家半导体泵浦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和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新型激光材料、器件与全固态激光器产业化关键技术研讨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会议旨在进一步交流我国激光器及材料、器件相关科研、产业及应用技术等最新成果,研讨全固态激光及应用发展趋势,凝练今后发展目标,促进我国全固态激光器及应用行...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家利用独创的深紫外技术和深紫外激光非线性光学晶体,已成功研制出7台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另一台也已基本完成,居深紫外领域国际领先地位。
2011年10月27日,“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研制”项目工程总体部及各子项目负责人在理化所接受了新闻媒体集中采访。来自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科技日报社、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新闻社、科学时报社、科学中国人杂志社9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对项目进行了集中采访。
2011年1月22日,福建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在漳州市对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洪茂椿院士、林文雄研究员主持完成的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千瓦级全固态激光器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进行验收。在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汇报、考察了现场后,专家组认为,该专题已完成合同书规定的各项任务,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其中高功率激光器核心技术指标、智能化焊接平台开发技术等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0年10月1日,由上海光机所参与研制的嫦娥二号卫星有效载荷“激光高度计”搭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飞向月球,等待完成光荣的科学使命。
关于重点发展几类全固态激光器技术的建议。
理论与实验研究了激光二极管侧泵平-平非对称腔.理论分析表明,当谐振腔运行于热稳区边缘时,激光棒内基模半径随泵浦功率迅速增加,使光束质量快速提高并保持较高的输出功率.由于该谐振腔运行于热稳区边缘的特性与近半球面腔相近,所以将此设计称为热近半球面腔.与运行于稳区边缘的平-平对称腔相比,热近半球面腔设计有助于缩短谐振腔腔长.在对热近半球面腔实验研究中,光束质量随泵浦功率迅速增加以及输出功率饱和现象被观察...
日前,全球首台纳秒深紫外固态激光源实用化样机在中科院理化技术所研制成功。3月20日,项目总体部总经理詹文山,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理化所所长刘新厚等共同见证了第一台样机出所。3月23日,样机顺利运抵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将完成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的整机组装调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