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电化学工程 >>> 电池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电池 低温相关记录25条 . 查询时间(0.141 秒)
2024年4月2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简称金属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瑛和唐奡带领团队在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分别发表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和Small。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忠帅团队和韩国延世大学Sang-Young Lee教授、高丽大学Sang Kyu Kwak教授等合作,在超低温锌离子电池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在水系电解质中引入软酸/硬碱两性离子,增强了电解质-电极界面的抗冻性质,以此构建出无负极、超低温锌离子全电池。相关成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烧结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柠檬酸铵法共合成的复合阴极材料初粉配制浆料,涂敷到阳极电解质二合一组件上,低温900~1000℃烧结成电池阴极。该复合阴极同时具有钙钛矿和立方萤石相,是混合离子电子导体,颗粒大小均匀,比表面积大,其作为电化学活性位的三相界面多且均匀分布于整个阴极体相,电池性能高于传统机械混合阴极,并且电池能够稳定运行。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直接液体燃料电池低温存储后性能恢复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反向电流法实现,具体步骤为:1.对低温存储后的电池进行升温处理;2.向升温至燃料溶液凝固点的电池阳极通入液体;3.对通入液体后的电池进行活化处理;4.采用反向电流法对电池性能初步恢复;5.改变阴极侧施加的电压和阳极侧的燃料进料浓度采用反向电流法对电池性能进一步恢复。在反向电流法对电池性能进行恢复过程中,从阳...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期稳定性好、热膨胀系数可调、与电池元件化学相容性好的中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密封材料,其组成为(60~100wt%)玻璃相和(0~40wt%)陶瓷相。其中玻璃相选用低硼、无钡体系,晶化温度高于电池的工作温度(600~800℃),在使用时不会发生持续的析晶,热稳定性好。陶瓷相选用膨胀系数介于9~16×10-6K-1之间的金属氧化物、金属复合氧化物、硅酸盐、硅铝酸盐中的至少一种,与...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空气电池低温启动方法,包括将锌空气电池正负极相连以实现其内部短路,利用短路反应放出的热量对处于低温环境的锌空气电池加热;或于低温环境现场配置高浓度KOH电解液,利于KOH固体溶解放出的热量对处于低温环境的锌空气电池加热;或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处于低温环境的锌空气电池加热。本发明所述方法具有简便、易于实施、不增加电池结构的复杂性、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点。
本发明公开了含锡纳米氧化物在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中的应用,其主要特征在于:含锡纳米氧化物的组成是SnxLn1-xO2-δ,其中Ln为La,Ce,Pr,Sm,Gd,Er,Yb,Y,Sc中的一种或几种,0.02≤x≤1;0≤δ≤0.5,颗粒大小在5-50纳米。阴极是由含锡纳米氧化物、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和萤石结构氧化物组成,此阴极在低温固体氧化物中具有很高的活性、很高的稳定性和很强的抗二氧化碳中毒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在300~600℃低温下工作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低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由多孔金属支撑体,阳极功能层、致密的电解质薄膜、阴极功能层和阴极集流层构成。所述多孔金属支撑体材料为Ni或者Ni合金,其孔隙率在30%~80%之间。所述电解质薄膜材料为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正二价或正三价金属掺杂离子的氧化铈,通过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获得致密的电解质薄膜,从而避免了高温烧结过...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马涛、代彦军和王如竹等,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杨洪兴教授和吕琳教授,在美国化学学会旗下期刊ACS Nano上发表了题目为“High-Efficiency,Mass-Producible,and Colored Solar Photovoltaics Enabled by Self-Assembled Photonic Glass”...
近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刘凯课题组通过对电解液的分子间作用力调控,突破了常规双电层结构的束缚,在低温快充锂金属电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在电解液中加入新颖的“电压刺激响应添加剂”,在充电过程中,其可自发迁移到正极/电解液界面上,并选择性地与阳离子和游离溶剂结合,可以在双电层(EDL)内层形成独特的富含阳离子和支链状的超分子聚合物结构,构筑了一种独特新颖的“富锂离子-贫溶剂”双电层,其具有自适应和钝...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表示,在改善动力电池低温性能方面,大多采用加热或保温的方式,也可以在电池制造过程中加入一些特殊材料改善其低温下的性能,但目前大多数技术都处在尝试阶段,尤其是在今年寒潮来袭的背景下,不能充分满足车主的使用需求。
近日,我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郑琼副研究员团队在低温锂离子电池技术研发中取得新进展。该团队所开发的低温锂离子电池,具有优异的低温充放电性能,可在-50℃条件下,实现高效充放电。经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质的中检集团南方测试股份有限公司的三方测试,该团队研制的5.2Ah级低温锂离子电池电芯,在-40℃低温下0.2C5A充电/0.2C5A放电的容...
近日,我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张华民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在低温水系锌基电池电解液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发出全天候水系锌基电池用电解质溶液。水系锌基电池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水系锌基电池面临的主要挑战为:锌负极一侧锌的不均匀沉积导致枝晶生长与脱落,从而影响锌基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此外,水系电解液...
2017年8月31日,“面向冬奥环境的新能源汽车与低温电池技术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北京理工大学、中信国安盟固利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主办,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承办,国家科学技术部高新司和北京市科委作为支持单位。发布会由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包丽颖主持。
一直以来,利用廉价的二氧化硅或硅酸盐制备硅材料都需要较高的反应温度。目前工业上采用的方法依然是高温碳热还原法(>1700℃),所制备的硅大都为块材,难以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2007年至今,650℃条件下镁热还原二氧化硅是主要的制备纳米硅材料的方法,但该方法条件苛刻,容易产生副产物Mg2Si,且产率较低。铝热还原二氧化硅因产生惰性的Al2O3,需高于铝的熔点,700℃以上的高温反应才能进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