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黑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非晶、微晶金属材料 低维金属材料 特种功能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金属材料 材料学院相关记录110条 . 查询时间(0.82 秒)
禹庭,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本人长期从事稀土/过渡金属离子掺杂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效近红外发光材料中合成、结构、发光性能及应用开展研究。其中,重点关注量子效率大于1的稀土掺杂无机发光材料的发光特性与发光物理机制及其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型探索研究。
近日,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王鸣生教授课题组以中空介孔碳球为模型,利用原位透射电镜表征发现了钠/钾金属在小直径(小于10nm)通孔中的超快物质传输过程,并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揭示了Na/K离子在碱金属/碳界面处的快速传输机制。由于该机制的存在,当集流体中的纳米通孔被Na/K金属填充满后(即形成Na/K-C界面),不仅不会阻碍离子传输,反而加速了这一过程,为碱金属快速均匀沉积到整个集流体内...
彭文屹,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合作导师,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专家,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民盟江西省委经济与科技专委会成员。本科及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自1989年本科毕业起,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组织、性能与相变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实践,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省部级项目及企业横向课题。...
谭敦强,男,1975年出生,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物理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国际材料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1994年进入中南大学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4年至今,在南昌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本科生、硕士生主讲《先进材料进展》、《材料成形加工》、《粉末冶金原理》,为博士研究生主讲《超高温新材料与装备》。已培养博士和硕士近40名。...
余方新,男,1966出生,博士,副教授,硕士导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先后在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物化检测中心担任助理工程师、在江西铜业公司科研设计所及信息中心工作担任工程师、在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副教授。长期从事铜及铜合金的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等工作,主持和参与包括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企业...
罗岚博士,1979年出生,南昌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首批赣江青年学者。1997-2004年本硕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2005-2008年博士毕业于南昌大学。自2014年起在南昌大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聚焦于高通量实验方法在发光材料和轻合金材料研发上的应用。目前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luminscence、Journal of rare earth、 Applied Physic...
程晓丽,女,1978年出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2012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并获得无机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2016年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开展异质结构材料组装与气敏性能方面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异质金属氧化物材料的可控组装与气敏性能研究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金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厅局级项目4项;同时作为主要项目组成员参与国家基金、教育部、人事...
陈娜,博士,清华大学副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长期在非晶态金属材料领域从事研究工作,注重实验创新与理论探索相结合,在非晶态磁性半导体、纳米金属玻璃、块体非晶合金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近日,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张金宝教授课题组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埋底界面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系列工作围绕钙钛矿埋底界面高缺陷和可视化表征困难等问题,设计合成了多功能原位交联聚合物型空穴传输材料,深入探索了埋底界面微观结构影响钙钛矿结晶动力学的规律,开发出新型界面修饰方法提高界面载流子收集效率和界面稳定性。
近日,厦门大学材料学院魏湫龙副教授课题组在氧化钛负极材料储钠机理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Surface-redox sodium-ion storage in anatase titanium oxide”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7)。
我国采矿业根据国家环保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为解决尾矿堆存引发的安全及环保问题,将尾矿回填地下,可提升矿产资源回采率,减轻或消除因采空区垮落而引起的地面塌陷灾害。据统计,2019年我国金属尾矿排放量达高达12亿吨,尾矿排放量占大宗工业固废总排放量的34.4%,因此,亟需大量高品质耐磨钢管。传统的地表充填钻孔、充填套管,材质为双金属复合管。使用过程中需垂直安装,应用中易出现裂纹或堵塞,安装效率低...
近日,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盟(IUMRS, 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ies)在官方网站正式公布了2021-2022年“前沿材料青年科学家奖”获奖名单。我校材料学院刘锴副教授获此殊荣。
张业龙,副教授,硕导,江门市二级高层次人才、五邑大学高层次人才、校工科团队负责人。目前主要围绕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MXene)开展钾离子电池、锂-离子/空气电池、原位光/质谱电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铁酸铋(BiFeO3)同时具有铁电性和反铁磁性,是非常罕见的室温多铁性材料。自2003年这一特性被证实后,铁酸铋材料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它的结构—性能关联和调控一直是铁电和多铁领域的焦点。近期,结合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材料学院教授林元华等人系统总结了多铁材料铁酸铋中基于畴工程的调控手段,综述了畴工程在调控电学性能、磁电耦合和光学特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2013年发表学术论文。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