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兵器科学与技术 >>>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 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 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搜索结果: 76-86 共查到兵器科学与技术 兵工学会相关记录86条 . 查询时间(0.053 秒)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糊控制器的随动系统控制方案,分析了由双模糊控制器控制的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此控制策略十分有效,如果将双FUZZY与PID结合控制效果更好。
分析了火炮身管大缠角混合膛线的成型过程,提出圆锥体单边切进楔形工作齿的阴极结构,经试验确定了阴极体锥度、长度与楔形工作齿角度的匹配关系。编制了电解加工专家系统,对阳线进出口和中间段分别采用电压控制和电流控制,实现了在控制阴极进给和旋转的同时在线检测并控制加工参数。生产证明该阴极结构合理,控制系统精确。
中国兵工学会(图)     中国  兵工  学会       2008/6/12
中国兵工学会成立于1964年4月。她是由中国兵器科学技术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兵工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和组织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思想,促进学科进步,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其任务是:组织学术交流,出版学术期刊,推进科技进步,传播科学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发现人才,开展教育培训,提供中介...
各位委员、有关单位: 为了促进兵器先进制造技术信息交流,加强兵器行业工艺创新和技术进步,推动兵器行业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根据中国兵工学会的要求和计划安排,经研究,决定于2008年第四季度召开中国兵工学会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围绕兵器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开展研讨交流,请专业委员会委员、兵器系统以及国防领域从事先进制造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的专业人员积极撰写论文,会议将评选优...
中国科协定于2006年9月举行主题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学术年会。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兵工学会与中国消防协会将联合承办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其主题为“创新型国家中的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该分会场共设5个单元会场,我会负责其中的3个单元会场。即:弹道学术研讨会单元会场;先进制造技术在武器装备中的研究与应用单元会场;国家安全与兵器科技创新论坛单元会场。经我会学术工作委员会研究...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兵器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兵工学会作为繁荣兵工科技的群众组织,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有责任也有义务开展对实现行业发展目标有益的重大活动。2005年11月17日,我会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在中国举办第25届国际弹道大会的申办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对我会意义重大,对我国兵器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也必...
由中国兵工学会主办、陕西省兵工学会承办的 2005年中国兵工学会青年学术年会暨陕西省兵工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交流会与2005年11月30日在西安召开。中国兵工学会党委副书记刘春生、学会部主任安玉德、陕西省科协学会部部长陈建国、陕西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邓文英、陕西省兵工学会理事长杨有庄同志到会并在大会上讲话。 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河北、河南、天津、重庆(四川)、内蒙古、黑龙江等兄弟省...
中国兵工学会火工烟火专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工作后,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召开,“神六”升空返回的不断喜讯中,于2005年10月20日~25日在春城昆明顺利召开。有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五所,军械工程学院等军界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大专院校,中国兵器工业804厂、204厂、474厂、672厂、9634厂、9364厂、9374厂等工厂,中国兵器工业第2...
黑龙江省兵器科技工业发展论坛和学会干部工作会议于6月6日至6月10日在秦皇岛市127厂燕大北方特种装备研究院召开、各会员单位的科协主席、科协办主任、联络秘书、论文作者共42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理事长张瑞林同志主持。 副理事长孙宇民同志致开幕词。中国兵工学会秘书处党委副书记刘春生同志向与会代表传达了中国科协有关会议精神,传达了中国兵工学会六届三次常务理事会精神,介绍了近年来兵工学会发生的重大变...
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第六届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于2004年12月22日~25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召开。部分委员和专家共有20多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副主任委员王大诚主持,主任委员王建华教授致开幕词,对特种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作了简述与展望;挂靠单位西安工业学院科研处董晟全处长做重要讲话,强调了学会的桥梁及纽带作用,进一步阐述了学会工作的重要;云南省国防科工委派...
一、征文范围:(论文题目自拟) 1.电磁技术在现代战场上的应用; 2.电磁技术对武器装备性能的影响; 3.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及测试方法研究; 4.系统级电磁兼容性优化设计及评估; 5.系统级EMC仿真技术; 6.系统电磁环境效应。 二、注意事项: 1.作者提交的论文必须通过所在单位的保密审查。 2.论文未曾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要求内容精炼,文字清晰,图表正确,一般不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