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人工智能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计算机科学技术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相关记录66条 . 查询时间(0.877 秒)
2020年11月22日,在重庆举行的2020年CCF中国软件大会上颁发了“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本学院熊英飞副教授获得了本年度“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由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与系统软件专委联合设立,目的是激励中国软件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及应用等领域作出创新性成果,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生产力进步,促进青年软件人才的成长。该奖项针对在软件领域的科学...
2020年12月19日,以“新变局、新技术、新机遇”为主题的2020中国计算机教育大会(CECC 2020)在厦门举行。当天上午,2019年度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颁奖典礼在大会开幕式后举行。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李胜、陈向群、陈钟、程旭等四位老师与其它高校50位教师一起,获得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颁发...
为了提高效率、合理利用资源,人们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着各种优化问题,需要在特定条件约束下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这些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研究、工程与日常生活中,包括物流的运输、资源的调度、智慧工厂与工程设计等。然而,解决这些复杂优化问题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硬件和时间资源,并且容易陷入局部极小值。因此,开发微缩化、高效率、低功耗的优化求解器硬件将为未来终端智能决策提供重要基础,是研究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16级本科生吴越以第一作者在8月10日至14日召开的SIGCOMM 2020会议发表论文《Turboboosting Visible Light Backscatter Communication》。作为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全球顶级学术会议,ACMSIGCOMM始于1970年,至今已经举办了51届。SIGCOMM在整个计算机科学领域享有崇高的声望,属于公认难度最高的系统会议之一...
生命体是一个以生物大分子为材料构成的人类已知的最智慧的信息处理“机器”。所以,人类近几十年来,意在用生物材料研发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称为生物计算机。当前的生物计算机主要集中于DNA计算机的理论、实现技术与方法展开研发。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黄如院士-杨玉超研究员课题组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基于氧化铌忆阻器的新型脉冲神经元,它不仅可以实现传统的全有/全无、阈值驱动发放等神经元特性,而且还可以支持时空复杂性信息整合、在单个脉冲神经元中实现动态逻辑(包括线性不可分的XOR逻辑)以及不同树突输入下的乘法性增益调制等复杂动力学特性,因此超越了简单的泄漏累积释放(LIF)模型等所描述的神经元功能,为基于忆阻器动力学的高精度...
电磁感知作为智慧家庭与城市、安防检查、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基础性、关键性和共性问题,既是电子与信息领域的研究焦点,也是世界各国角逐的颠覆性技术。然而,体制和算法两方面的一系列挑战性难题(例如成本高、效率低、精度差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电磁感知在第五代、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5G/6G)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讲,包括合成孔径、相控阵、孔径编码等在内的现有感知体制无法兼顾系统硬件成本和数据获取...
IEEE计算机协会是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的全球最大专业机构,而旗下IEEE TCSE(软件工程技术委员会)是IEEE和计算机协会里软件工程的代言人,在国际软件工程界中为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扮演着重要角色。TCSE每年评选出四大奖项:杰出服务奖、杰出教育奖、杰出协同奖、科学与工程杰出女性领导奖。2020年度这四大奖项中有两项分别颁发给了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杰出协同奖)及其教授(杰出服务奖)。
ACM CHI国际学术会议(ACM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是人机交互领域的最高学术会议(CCF-A会议)。北京大学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方向的两项研究成果《Automatic Annotation Synchronizing with Textual Description for Visualiz...
2020年3月22-26日,第27届IEEE VR国际学术会议(The IEEE Conference on Virtual Reality and 3D User Interfaces)召开。该会议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领域的最高学术会议(CCF-A会议)。北京大学图形与交互技术实验室的研究成果《DGaze: CNN-Based Gaze Prediction in Dynamic Scenes》...
新冠病毒疫情牵动着万千群众的心,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们在前方夜以继日与疫情奋战;大后方的科研工作者们也毫不懈怠,用另一种方式向抗击疫情贡献着力量。此次疫情中,新冠肺炎的病毒快速检测和病例确诊是疫情控制的关键,而如何快速准确地对病毒进行测序则是其中的核心关键技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叶乐副教授、黄如院士课题组,凭借长期以来在芯片设计方面的研究基础,与基因测序领域龙头企业华大基因深度合作...
近日,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纳电子学系为第一作者单位的6篇论文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第65届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国际电子器件会议(IEDM 2019)上发表。参会的北京大学师生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向国际电子器件领域的同行展示了北京大学最新的研究成果。这6篇论文内容涉及新型神经形态器件、器件的涨落可靠性、新型沟道材料晶体管等多个学术前沿领域,详细介绍如下:
2019年11月26日,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发布了2019年度会士增选结果,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谢涛教授为该年当选的443名会士之一,为其“信息、计算与通讯”学部该年当选的24名会士之一。
由复旦大学彭鑫教授领导的CodeWisdom团队与北京大学谢涛教授、新加坡管理大学孙军副教授合作完成的关于微服务故障分析和调试的研究论文《Fault Analysis and Debugging of Microservice Systems: Industrial Survey, Benchmark System, and Empirical Study》(作者:Xiang Zhou, Xin ...
计算机与人脑的架构与工作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别。人类大脑由大约860亿个互相连接的神经元组成,虽然单元计算速度远不如基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信息存储与信息处理在物理上分离)的计算机,但这种复杂的神经网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存储和计算一体化且高度并行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对于复杂数据和多线程任务的处理效率极高,而且功耗很低。科学家们一直努力模拟人类大脑的结构和运算模式,而人工突触和神经元被...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