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212 秒)
于晓梅,教授,研究领域:微光机电系统,生物微机电系统,纳机电器件。目前主要从事微纳电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基于MEMS技术的非制冷红外和太赫兹焦平面阵列及其成像技术研究;超材料功能元件及其在红外和太赫兹成像技术领域的应用研究;微悬臂梁式生化传感器及其与CMOS电路的单片集成技术研究;硅基纳米结构和器件的制造技术研究等。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1...
杨振川,教授。研究领域:微机电系统。
杨玉超,研究员。研究领域:类脑计算、智能硬件、忆阻器。长期从事类脑计算研究工作,迄今共发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IEEE EDL等期刊和会议论文70余篇,SCI引用3800余次,6篇文章入选TOP 1% ESI高被引论文,多篇论文入选封面、年度论文、编辑精选等,另撰写中英文专...
王兆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微电子设备与技术。
王源,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神经形态集成电路芯片设计,集成电路可靠性设计。主要科研项目是系统级和芯片级ESD有效协同设计,纳米尺度SOI器件ESD工艺方法、模型模拟和器件结构研究。
王漪,教授,研究领域:半导体材料和薄膜晶体管。
王金延,教授,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宽禁带半导体微波/开关功率器件理论、结构电路设计、关键工艺、可靠性及其新型系统集成技术。长期从事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物理、结构设计、工艺和器件特性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也一直承担半导体器件物理方面的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 “973”预研项目、国家电子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科研项目。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国家核高基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
唐克超,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通过材料生长、器件设计和制备流程等层面的创新,结合多角度表征和定量模型分析方法,致力于解决前沿微纳电子器件的核心问题,推动高性能存储和传感技术的应用。
孙仲,研究员。长期从事阻变存储器(忆阻器)相关研究,具有跨学科的研究经验,包含底层的器件物理、材料,及上层的电路、人工智能算法和应用等方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发表在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及IEEE T-ED等期刊,申请PCT专利1项(2019年意大利年度最佳专利)。担任IEEE EDL、IEEE T...
李婷,教授,北京大学微电子工艺实验室副主任。“硅基MEMS技术及应用研究”获2003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主要研究领域:微纳结构制造工艺开发和工艺流程及版图设计、大型工艺平台运行管理。
鲁文高,研究员,研究领域:集成电路设计、成像芯片与微系统。主讲课程:模拟电路(本科生专业必修)、高等模拟集成电路原理(本科生专业必修)、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实践(研究生专业选修)。
黄芊芊,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后摩尔时代超低功耗新原理器件及其应用。研制出多种新机理超低功耗器件,打破了国际上硅基隧穿器件的亚阈摆幅纪录,实现了国际领先的综合性能水平,相关成果被列入国际半导体技术路线指南(ITRS)。
高成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领域是微机电系统。
杜刚,1975年出生于四川,1998年和2003年在北京大学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进入北京大学信息学院做博士后研究,2005年任副教授,2012年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半导体器件模型、模拟及参数提取。
蔡一茂,研究员。研究领域:先进存储器、类脑芯片技术、柔性电子。006年获得北京大学固体电子学微电子学专业博士学位。随后在韩国三星电子存储器研发中心任高级研究员,从事先进非挥发性存储器架构和工艺研究。2009年,加入北京大学微电子学研究院,任副教授,教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