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机械工程 >>> 机械学 >>> 机械原理与机构学 机械动力学与振动 机械强度 机械摩擦、磨损及润滑 机械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机械学 院士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368 秒)
2023年11月5日至9日,国际机构学和机器科学联合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Mechanism and Machine Science, 以下简称“IFToMM”) 第十六届世界大会 (16th IFToMM World Congress) 在日本东京召开。本届大会上,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戴建生院士被授予“IFToM...
杨树兴(1962.11.12- )。野战火箭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河北省唐山市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曾任原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
陈学东(1964.08.13- )。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工程科技专家。安徽省铜陵市人。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机械与设备专业。
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已公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葛世荣,理事马玉山、郑津洋;机械设计分会副主任委员王树新,机器人分会副主任委员刘宏,环境保护与绿色制造技术分会副主任委员高翔,极端制造分会副主任委员、焊接分会常务委员王国庆入选。中国科学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也已公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现任理事、材料分会原主任委员孙军入选。
2020年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蒋洪德,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8岁。蒋洪德,1942年出生于湖南省。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叶轮机械内部流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对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工业技术进步等工作,作出了重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省部级科技进步...
2019年12月17日上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王力翚教授应机械工程学院张洁院长邀请,于图文信息中心第三会议室为机械工程学院师生作题为“Smart manufacturing: A KTH Perspective”的报告,本次报告由机械工程学院鲍劲松教授主持。王力翚教授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可持续生产系统首席教授,是《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
2019年10月2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我校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袁烨教授、张海涛教授与机械学院丁汉院士创新交叉团队关于复杂信息-物理系统辨识与建模的交叉学科研究新成果,该论文题为《数据驱动辨识信息物理系统》(Data Driven Discovery of Cyber Physical Systems)。
近日,科学出版社发来贺信,就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翟婉明院士的专著《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第四版)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一事表示祝贺。据介绍,该书自1997年第一版出版以来,经历十八年锤炼,此次获奖为第四版。《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第四版)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翟婉明院士提出的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新理论及其在现代铁路工程中的应用实践。全书共十九章,分上、下两册。上册(前十章)完整论述了车...
2016年3月8日,应机电学院的邀请,海军装备研究院系统所所长邱志明院士来校做学术报告和交流。邱志明院士是我校杰出校友,2000年至2004年在我校机电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近日,应摩擦学领域专业权威杂志《Tribology International》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维民研究员担任该杂志的新一届主编,成为该杂志三位执行主编之一。这是我国专家第一次在国际知名摩擦磨损润滑领域的英文专业期刊担任主编。刘维民院士还担任我国《摩擦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ribology、...
华夏空能机械科学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授牌仪式日前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卢强担任站长。
2012年7月3日,在圣彼得堡召开的第40届APM(40th Advanced Problems in Mechanics) 国际会议上,主办方举行仪式,为当选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程耿东教授颁发院士证书。
2011年12月9日,中国科学院公布2011年院士增选名单,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郑平教授当选技术科学部院士
王立鼎,1934年12月2日生,中国科学院院士,精密机械和微纳机械专家。辽宁辽阳人。1960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机械系。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超精密齿轮工艺与测试研究,建立了相关精度理论与“正弦消减法”等误差补偿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蔡睿贤, 1934年生,1951至195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交通大学,毕业后先后曾在清华大学、长春机车厂及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工作,曾任工程热物理所所长及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任、中国民主促进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学报主编等职。还担任国际吸气式发动机学会中国代表等多个国际学会的各种委员,国内、外多种学报的编委。研究方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