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航空器结构与设计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航空、航天推进系统 飞行器仪表、设备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航空、航天材料 飞行器制造技术 飞行器实验技术 飞行器发射、飞行技术 航天地面设施、技术保障 航空、航空系统工程 人机与环境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硕士相关记录345条 . 查询时间(3.323 秒)
孙昊,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获人工智能学院“学科振兴计划”、“悟空”优秀博士后等荣誉。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伞翼无人机的建模、轨迹规划与控制,以及声波操纵技术。获奖:[1]2020年天津市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2]2020年全国博士后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论坛,优秀奖;[3]2018年FLINS Best Student Paper Award等。社会兼职: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
段洪君,男,生于1971年5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复杂系统建模、优化及控制、飞行器智能控制。主要研究成果是扑翼式飞行机器人飞行姿态控制模型研究,飞行机器人递归小脑神经网络模型分解控制。
重庆交通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航空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谢爱根,男,1971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应用物理系任教。主要从事二次电子发射理论和航天器充电(空间天气学)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且为通讯作者发表二次电子发射方面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和SCIE收录。
王玲,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系。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材料物理系教师。主要从事高温合金的凝固偏析和新材料的优化设计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等项目。任教的本科生课程主要有:材料科学基础、热处理设备、材料学、 热处理工艺、正交及回归实验设计方法、材料学学科英语、材料力学等课程。近5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期中15篇为SCI收录,8篇为EI收录。
民用航空学院创建于2004年,原名民航学院,是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成立以来,民用航空学院以“品行端正、纪律严明、作风硬朗、技能全面”为人才培养目标,并在学校办学理念与方针的指导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行准军事化管理,不断加强学院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建院以来向民航系统输送各类专业人才5000多名。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民用航空学院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发动机学院2021年推荐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
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院系简介及专业目录。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根据教育部有关推免生工作管理规定和《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装备制造技术工程研究基地”。
202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招生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拟招收各类学历硕士研究生约5000名,其中全日制学习方式约3600名(含拟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约18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约14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仅招收定向就业类别考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