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 大气层飞行力学 航天动力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 飞行原理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基础学科相关记录350条 . 查询时间(2.339 秒)
近日,固体力学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Mechanics and Physics of Solids (JMPS)报道了我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润梓博士生、张显程教授等人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题目为“Multi-axial creep-fatigue life prediction considering history-dependent damage evolution: A new ...
今天凌晨6点01分,第二次青藏科考传来好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浮空艇在海拔4730米的西藏第二大湖纳木错湖畔,成功创造了升空到海拔7003米高空科学观测的世界纪录。这个纪录是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空天信息研究院、长春光机所等单位组成的科考队联合创造的。今年4月我国科学家在藏东南创造了将浮空艇升空到6390米高空观测的纪录,而这次在纳木错则上升到7003米,创造了同类型同量级的浮空艇上升...
近日,物理学领域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简称PRL)发表了北航物理科学与核能工程学院张玉洁与法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理论实验室邵华圣的研究成果“Triple Prompt J/ψ Hadroproduction as a Hard Probe of Multiple-Parton Scatterings" [PRL 122, 192002 (2019) ...
2019年5月10日,我校航空学院陈玉丽教授团队于《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题为“3D Pixel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的研究成果。该工作从多层级力学理论分析和设计出发,提出了一种具有超强力学性能可编程性、复杂形状可重构性,并且可高效重复吸能的力学超材料设计策略,为多功能力学超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链接: https://doi.org...
2019年4月19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冯雪教授课题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在线发表了题为“用于外周神经电刺激与信号采集的形状记忆基仿攀爬缠绕电极”(Climbing-inspired twining electrodes using shape memory for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 and record...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近日组建由14位院士组成的空间站科学技术实验委员会,正式面向全球长期征集空间站实验项目。此次征集活动以“支撑太空探索能力,促进人类持续发展”为主题,旨在促进太空探索领域的国际合作,建立一条畅通的项目征集渠道,并将有价值的研究项目作为候选提交载人航天办公室。
2019年3月25至28日,第25届国际计算与实验工程与科学会议(ICCES)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郭万林教授受邀参加并做大会报告。会议期间,郭万林院士获颁Eric Reissner Award,用以表彰他“对航空航天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以及纳米力学的持续贡献”。该奖项以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数学力学家Eric Reissner 教授名字命名,以此鼓励在力学研究方面做...
2019年3月22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举行。副校长王维才、吕昭平,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林均品、人事处、科研部、规划办、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林均品教授主持。聘任仪式结束后,李应红为到场师生作了题为“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及发展”的学术报告。李应红回顾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史,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航空发动机部件疲劳断...
航空发动机轴承,是飞机的关键零部件。发动机的起动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液压系统等主要附件都是由发动机转子通过齿轮传动装置带动的。轴承材料是保证航空发动机安全可靠的基础,轴承的加工工艺特别是热处理工艺则直接影响着航空发动机的整体性能。近日,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在读博士王昊杰,基于导师王昭东教授团队多年的技术攻关和积淀,带领着创业团队研发出国内领先的低压真空渗碳热处理新工艺,实现了对航空发动机...
2019年3月25日,四川大学杰出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志成聘任仪式在学校望江校区明德楼贵宾厅举行。李言荣校长代表学校为周志成院士颁发四川大学空天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和四川大学特聘院士聘书。聘任仪式由副校长梁斌主持。李言荣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和王建国书记欢迎周志成院士一行,并衷心感谢周志成院士接受学校邀请出任空天学院院长,支持学校和空天学院的发展。他说,周志成院士作为学校培养的杰出校友,是国内外本领域学...
2019年3月14日,清华大学激光快速成形中心创立者、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首席顾问、中国工业3D打印理事会主席颜永年教授到校作主题为“激光金属熔化/熔覆技术原理和应用”的学术报告。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师生代表聆听报告。报告会上,颜永年教授从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开始,阐明了金属3D打印在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市场的应用,指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是金属3D打印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是设计和生产...
发动机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心脏,而封严材料则是发动机的核心构件。高性能石墨材料是我国运载火箭发动机、燃气轮机机械封严的首选材料,长期严重依赖进口。针对我国新型航空/航天发动机、燃气轮机和无人机等领域对高性能石墨封严材料性能要求,山西煤化所炭材料重点实验室刘占军研究员带领的特种炭/石墨材料团队,经过多年攻关研究和不懈创新探索,实现了高性能石墨封严材料的自主制造及其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的应用。研究团队...
2019年2月5日,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郝继光讲师、胡更开教授和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Floryan教授合作在物理学顶级的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IF = 8.839)上发表了题为《Droplet splashing on an inclined surface》的研究论文。郝继光为该论文第一和通讯作者,宇航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鲁杰、2015级本科生李辽南及20...
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高性能航空发动机主动安全控制理论与应用”项目启动会于1月21日在大连海创科技交流中心召开。该项目由大连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航发606所四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直接经费1959万元,执行期为五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李建军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李应红院士、中南大学桂卫华院士等基金委领导及项目指导...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以封面论文的形式,邀请刊载了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空间自动化技术研究室研究员刘金国团队在载人月球探测预先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载人月球探测是目前各个航天大国关注的焦点,在未来的载人月球探测任务中,航天员可能要长期暴露在月尘之中,但国内外对于月尘生物毒性的认识极其有限。刘金国团队利用模拟月尘,对月尘对呼吸系统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