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化学工程 镁相关记录69条 . 查询时间(0.183 秒)
得益于镁金属的低毒性、高地壳丰度以及极高的体积比容量(3833 mAh cm-3)等优势,镁金属二次电池一直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在研究历程中,研究人员普遍相信,镁金属负极具有不易生长枝晶的特性。然而,最近的一些研究报道表明,在特定电解液体系和超高电流密度下,“镁枝晶”问题同样不可避免。因此,研究人员针对镁金属负极的安全性展开了激烈讨论,至今未有定论。与此同时,有关各类金属负极的研究表明,溶出行为会...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MgAl-LDHs层板与无机阴离子(F-、Cl-、NO3-、CO32-、SO42-)和有机阴离子(水杨酸根离子([HO(C6H4)COO]-)、苯甲酸根离子([(C6H5)COO]-)、对二甲氨基苯甲酸根离子([p-(CH3)2N(C6H4)COO]-)、十二烷基磺酸根离子[C12H25SO3]-、己烷基磺酸根离子[C6H13SO3]-、丙烷基磺酸根离子[C3H7S...
采用稳态平板法研究了ATDM工艺过程物料的导热系数。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原料中铝粉添加量增加,CaF2添加量增加都能提高物料的导热系数。原料中铝的熔化对物料的导热系数影响较大。随着还原反应进行,物料的导热系数降低。添加CaF2将降低还原渣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满足线性关系。
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并在较低温度 (400~700 oC) 下焙烧制备了镁铝混合氧化物 (MgmAl) 负载的 Ni 催化剂. X 射线衍射和程序升温还原结果表明, Ni 物种高度分散于催化剂表面, 没有形成尖晶石 NiAl2O4. 在 650 oC 可被还原成金属 Ni 纳米晶粒, 在 400 oC 和较低水/碳摩尔比 (S/C = 2) 条件下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液化石油气 (LPG) 重整反应性能...
镁及其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成为潜在的可生物降解的植入材料,但是其低的抗腐蚀能力会导致植入失败。在镁合金基体表面电沉积获得羟基磷灰石(HA)涂层用以改善镁合金的抗腐蚀能力。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分析(FTIR)等手段对涂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电沉积的羟基磷灰石涂层呈现片状、针状,随着电压、时间的增加,涂层变厚,涂层的主要成分为HA,具有良好的耐腐蚀...
以熔模铸造Mg-9 mass%Zn-3 mass%Al(ZA93)镁合金为基底,分别研究碘离子、乳酸和氟化氢铵对化学镀镍的镀液稳定性和镀层沉积速度的影响规律及其反应机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镀液配方。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X)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优化镀液中试镀得到的Ni-P镀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以及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碘离子与氟化氢铵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同时提高...
探讨了AZ61镁合金在不同pH值的磷化液中制得的磷化膜的性能和表面形貌。通过腐蚀失重试验、阳极极化曲线测试和交流阻抗测试对磷化膜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利用金相显微镜、热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了磷化膜的外观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磷化液的pH值对磷化膜的耐蚀性和表面形貌有很大影响。在低pH值的磷化液中得到的磷化膜疏松多孔、耐蚀性差;在高pH值的磷化液中得到的磷化膜外观粗糙、耐蚀性差;在磷化液pH值适中(pH值...
通过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纳米压痕、三电极体系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Mg--1.0%Ca--1.0%Zn(质量分数)镁合金表面注入元素的含量和分布、合金的表面硬度和弹性模量、在SBF中的极化曲线、浸泡后的合金形貌进行了观测和表征, 研究了合金在钛离子剂量为1.5 ×1017cm-2注入条件下在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 SBF)中的耐...
研究硅酸盐体系中电压、频率和占空比等电参数对AZ91D镁合金微弧氧化膜层的厚度、表面形貌、相组成及耐蚀性的影响,并对膜层的表面孔隙率及表面孔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压对膜层微观结构及耐蚀性能的影响起主导作用,频率的影响次之,占空比的影响较小;随电压升高,膜层厚度、表面孔隙率及耐蚀性均增大;频率与占空比对膜层厚度的影响不大,但对表面孔隙率和耐蚀性有一定的影响;频率为800 Hz、占空比为15%时...
采用原位电化学阻抗(EIS)技术研究了薄液膜条件下β相对镁铝合金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由NaCl诱发的镁合金初期大气腐蚀, β相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早期的10 h内, β相体积分数较多的镁合金对应阻抗谱的电荷转移电阻比较大, 表明其腐蚀速率较慢, 这是由于镁合金中β相相对耐蚀。但在高浓度Cl-作用下, 随暴露时间的延长, 一旦突破合金表面β相的阻碍后电荷转移电阻明显下降, 腐蚀速率加快。β相体...
对高镁磷尾矿中磷和镁在硫酸中的溶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固膜产物的物相形态变化及搅拌强度、反应温度和硫酸质量分数对溶解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包含自阻化因素的德罗兹多夫方程能较好地描述P2O5和MgO的溶解过程,且二者溶解的阻缓系数均大于1.6,其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4.881和11.908 kJ/mol,为固膜内扩散控制.
对硅铁还原氧化镁进行了热力学分析,计算出硅铁还原氧化镁的化学反应自由能和临界反应温度,表明造渣反应和真空条件可使临界反应温度由3846 K降到1358 K. 实验得出还原温度1473 K、10.13 Pa真空度、还原时间1 h及CaO/MgO摩尔比1.4时,镁还原率达94.42%,还原金属镁纯度达98.36%,渣团物相主要为Ca2SiO4和SiO2.
通过容量法、失重法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研究了镁合金AZ91D铸件及压铸件在5%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及电化学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谱(EDS)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腐蚀产物表面形貌及其组成.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的腐蚀产物相同,由块状的化合物氢氧化镁[Mg(OH)2]和松枝状的水合氢氧化镁氯化物[Mg2Cl(OH)3·4H2O]组成;镁合金AZ91D压铸件的耐...
采用原位腐蚀、全浸泡腐蚀和电化学腐蚀,研究等径角挤压制备的超细晶AZ91D镁合金块材在3.5%(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超细晶AZ91D镁合金中α固溶体晶粒细小(1~2 μm);铸态组织中网状β相被破碎、细化成10 μm左右的粒子,孤立且均匀分布于α固溶体上;形变细化降低合金在含氯介质中的耐蚀性,表现出更严重的腐蚀形貌、更快的腐蚀速度、极化测试中更大的腐蚀电流密度、电化学阻抗频...
用电化学实验、浸泡实验与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研究铸造AZ91 镁合金在不同浓度比例的CO32-/HCO3-溶液体系中的应力腐蚀(SCC)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AZ91 镁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降低。点蚀是AZ91镁合金在该实验体系下的裂纹萌生源,随着实验时间的延长,萌生于点蚀底部的微裂纹会逐渐扩展形成主裂纹,主裂纹靠吞并其前端的微裂纹向前扩展,直至发生SCC失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