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技术 >>> 有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 通信传输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 通信终端技术 电信 邮政 邮电通信管理工程 通信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通信技术 院士相关记录43条 . 查询时间(0.378 秒)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太赫兹及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志豪教授团队与东南大学毫米波全国重点实验室崔铁军院士和程强教授团队合作,共同研发了具有边带抑制效应的波导集成时空编码超表面天线。该天线通过对超表面单元的辐射和不辐射两种状态进行编码切换,在空间和频率维度上实现了对电磁波的复杂调控功能。相关成果以“Sideband-Free Space-Time-Coding Metasurface Antennas”...
2022年5月1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环测学院院长李德仁受邀作“论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化”线上学术报告。本次报告是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迎校庆113周年系列学术报告第一讲,学院师生400余人通过线上或3个线下会场的形式参加报告,报告由我院执行院长郑南山主持。
近日,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电磁空间研究院、琶洲实验室智能超材料研究中心崔铁军院士团队联合北京大学李廉林教授,使用多层透射式数字编码超表面构建了可实时调节的全衍射式神经网络(可编程人工智能机,PAIM),成功实现了网络参数的实时编程和光速计算特性,并展示了多种应用案例,包括图像识别、强化学习和通信多通道编解码等,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和展示了微波空间全衍射式可调神经网络。相关工作以A p...
近日,东南大学金石教授课题组与程强教授、崔铁军院士课题组共同发表于Electronics Letters的题为“Programmable metasurface-based RF chain-free 8PSK wireless transmitter”的研究论文被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评为Electronics Letters 2020年度最佳论文。该论文是从2018年至2019年两年内发表...
2020年7月25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和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拉开帷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自动化系教授戴琼海受邀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辞,同时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高兴夫,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等领导,以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
近日,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研究团队和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Francisco J. Garcia-Vidal教授合作,提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技术的亚波长间距双通道信号无线通信系统级解决方案。利用该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系统,可以高质量地实现亚波长间距双通道信号的非视距无线通信,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亚波长间距信号抗干扰能力弱的难题,为高度集成化的密集非视距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解决...
近日,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研究团队和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Francisco J. Garcia-Vidal教授合作,提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技术的亚波长间距信号无线通信系统级解决方案。利用该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系统,可以高质量地实现亚波长间距信号的非视距无线通信,解决了传统技术中亚波长间距信号抗干扰能力弱的难题,为高度集成化的密集非视距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思路。相关研...
2020年6月15日,加拿大工程院(The Canad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CAE)在其官网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单,共有52位学者当选(50位院士、2位国际院士),其中有3位清华校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机械与机电工程系教授周运鸿(1978级本、1983级硕,机械系)和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电气与计算机系教授张晓平(1987级本,无线电电子学系;1992级博,电子系)当...
2020年6月6日,中国5G商用牌照发放迎来一周年。商用周年之际,新华网采访院士专家及产业代表,于6日推出《随5G,至万物——致敬中国5G商用一周年》短视频。伴随2019年中国5G商用牌照的发放,我国移动通信产业正式进入5G时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在采访中表示,近三十年来,移动通信经历了快速发展,通信速率不断提升的需求是其主要驱动力。和4G相比,5G不仅是单纯的速率越来越快,而是...
近日,东南大学崔铁军院士研究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罗宇教授合作,提出、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可对电磁功能进行编程的光驱动数字编码超表面。在该光驱动数字超表面平台上,能够用可见光强度实时调控微波的反射相位响应,解决了以往多通道电控超表面需要大量复杂物理导线连接带来的微波信号与直流信号串扰难题,同时实现了非接触式远程可编程调控,为高度集成化的远程可编程超表面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019年11月16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为欧亚科学院(中国))第二十二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北京邮电大学邓中亮教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中国)执行主席,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为邓中亮教授颁发院士证书,并高度赞誉邓中亮教授在无线网络定位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邓中亮教授受邀在院士大会上作题为《空间信息与5G融合发展机遇》的报告,全面分析了空间位置信息在智慧社会中将发...
2019年11月22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公布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北京邮电大学张平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男,博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59年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1978年考入陕西理工大学,先后在西北农林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学习;1983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7年考入北京邮电大学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并于199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我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2019年11月16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会在京召开。曹晓风、曹雪涛、高福等24位中国学者增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这是中国科学家当选人数最多的一次。截至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里,中国科学家有206人。其中,1996~2009年产生123人;2010~2019年(第十四届到第二十一届)8次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大会,选举并产生来自中国的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83人。
日前,欧洲科学院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单,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授梁应敞当选外籍院士。这是该校教师首次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梁应敞因在无线通信领域的杰出贡献成为该组织中物理与工程科学领域院士
2019年7月8日,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王江舟受聘我校名誉教授仪式在校举行。校长助理范峰为王江舟教授颁发聘牌。王江舟现为英国肯特大学工程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香港大学名誉教授、IEEE ICC国际高水平会议技术项目主席,在无线移动通信领域国际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300余篇,曾获Globecom国际高水平会议最佳论文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