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有机高分子材料 >>> 塑料、橡胶和纤维 功能高分子材料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液晶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有机高分子材料 石墨烯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148 秒)
自2004年石墨烯在实验上被成功机械剥离以来,由于其独特的物理特性引起了研究人员极大关注。石墨烯是研究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本质属性的理想平台,通过在单层石墨烯上施加AB交错的子晶格势或者在AB堆垛的双层石墨烯上施加垂直电场破坏其空间反演对称性,将引起能谷相反的贝里曲率和轨道磁化,有望应用于谷电子学器件。当狄拉克费米子的质量项在实空间中改变符号时,在零场区域会出现一种一维拓扑受限态,也称为零线模(ZL...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第一批国家标准样品试点项目通知,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北京市计量院”)申报的《石墨烯材料标准样品试点》项目成功获批。该项目将从石墨烯材料样品研制、应用、推广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研究和示范应用。项目将通过石墨烯材料标准样品应用,更好的发挥出国家标准样品对促进石墨烯产品研发、提升石墨烯产品质量、助推石墨烯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支撑作用。
为支持信息产业的继续发展,从2008年下半年起,华东理工大学陈彧教授开始新型高分子信息存储功能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日前,其论文《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高性能信息存储中的应用》,刊登在最新一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英国皇家化学会评论》上。
最近,刘忠范课题组和彭海琳课题组应邀在国际著名刊物《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石墨烯产业化-制备决定未来”的综述文章“Synthesis Challenges for Graphene Industry. Li Lin, Hailin Peng*, Zhongfan Liu*, Nature Materials 2019, 18, 520”,从石墨烯产业化的现状和...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功能材料团队通过Hummers法和还原反应制备了具有高电导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低电导率的氧化石墨烯(GO),系统研究了rGO、GO和rGO/GO改性环氧富锌(ZRE)复合涂层的腐蚀防护行为。结果表明,与ZRE涂层相比,在加入rGO后ZRE涂层的阴极保护时间和物理阻隔性能均大幅提升,ZRE-rGO涂层表现出最佳的防腐性能。一方面,rGO显著改善了锌颗粒...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功能材料及自旋电子研究中心设计出一种新型全无机柔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利用纯机械应变和铁电薄膜Pb0.92La0.08Zr0.52Ti0.48O3的挠曲电效应成功地实现了石墨烯掺杂浓度的可控,发现石墨烯的狄拉克点(VDirac)随着GFET弯曲半径(正向弯曲或反向弯曲)呈线性变化。相比于其他调控石墨烯掺杂的方法,本工作避免了杂化掺杂对石墨烯造成的破坏以及化学修饰掺杂...
基于智能纤维多重刺激响应的功能集成这一需求,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气凝胶团队将石墨烯气凝胶纤维、相变材料及超疏水涂层巧妙复合,得到一种柔性、自清洁的石墨烯气凝胶智能相变纤维,实现了复合纤维的能源转换与存储、自清洁、智能调温、加热等多重刺激响应功能于一身。具体制备工艺如下:首先通过湿法纺丝工艺,将氧化石墨烯液晶纺入特定凝固浴中,经化学还原-超临界干燥等技术手段制备得到具有规整、连续、...
智能纤维,通常指可感知环境变化或刺激(如光、电、温度、湿度、pH、机械等)并能够做出反应的纤维,是智能可穿戴织物中重要的基本组成单元。智能纤维可通过智能织物形式,整合到臂带、袖套、服装、头盔、腰带等部位之中,并作为可穿戴传感器、制动器、能源器件、调温织物及加热器等功能器件的核心单元应用于柔性可穿戴智能系统中。然而,目前大多数织物纤维以天然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为主。这些高分子具有本征的热绝缘及电绝缘性...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卢红斌课题组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系罗健平(Loh Kian Ping)课题组合作,通过在石墨烯表面引入极少量(5.9 atom%)可电离含氧官能团,实现了高质量石墨烯在水相中的高效率制备,对加速石墨烯大规模产业化应用起重要推动作用。相关成果以《利用非分散策略在水相中规模化制备高浓度石墨烯浆料》(A Non-Dispersion Strategy f...
近日,《纳米尺度》(Nanoscale)杂志以《六角氮化硼表面石墨烯晶畴边界调控》(Edge Control of Graphene Domains Grown on Hexagonal Boron Nitride)为题,在线刊登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陈令修、王浩敏等科研人员在石墨烯可控生长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论文被该杂志选为封底配图文章。理想的石墨烯...
近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团队研发出一种高导热超柔性石墨烯组装膜,导热率最高达到2053W/mK,接近理想单层石墨烯导热率的40%,创造宏观材料导热率的新纪录;同时该材料由微褶皱化大片石墨烯组装而成,具有超柔性,可被反复折叠6000次,承受弯曲十万次。
近年来,石墨烯因其独特的单原子厚度二维结构以及在强度、柔韧性、导电、导热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而备受关注,在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面向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关于石墨烯的制备、开发和应用研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2017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石高全和他的团队凭借“化学修饰石墨烯可控组装与复合的基础研究”这一项目获得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博士崔萍与教授李震宇、曾长淦等校内外同行合作,在氮掺杂石墨烯生长的原子尺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通过理论计算预言了利用芳香性分子C5NCl5在Cu(111)表面上可自组装实现高浓度、高有序的氮掺杂石墨烯。该研究成果以A Kinetic Pathway toward High-Density Ordered N Doping...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崔萍博士与李震宇教授、曾长淦教授等校内外同行合作,在氮掺杂石墨烯生长的原子尺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理论计算预言了利用芳香性分子C5NCl5在Cu(111)表面上可自组装实现高浓度、高有序的氮掺杂石墨烯。该研究成果以“A Kinetic Pathway toward High-Density Ordered N Do...
在日前华为推出业界首个高温长寿命石墨烯基锂离子电池之后,被视为“新材料之王”的石墨烯在应用方面又有新突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