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电子科学与技术 LED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077 秒)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课题组基于新型铜碘杂化团簇构筑了低成本、高效率、高亮度暖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器件。得益于所设计的铜碘杂化团簇具备的高构型熵、高发光效率和宽光谱发射等特性,实现了高效暖白光LED器件无掺杂、低成本、大面积的溶液法涂布制备,是非铅金属卤化物LED领域的新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 efficiency warm-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近期,中国科大微电子学院孙海定和龙世兵课题组关于利用蓝宝石衬底斜切角调控量子阱实现三维载流子束缚,突破了紫外LED发光性能的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以“Unambiguously Enhanced Ultraviolet Luminescence of AlGaN Wavy Quantum Well Structures Grown on Large Misoriented Sapphire Subst...
2019年7月12日,2019世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论坛暨南昌临空经济区光电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南昌举行。活动中,来自国内外LED领域的权威专家、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设计师代表,以及国内100多家半导体照明产业领军企业的负责人汇聚一堂,共话世界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力。此次论坛由南昌市政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南昌临空经济区、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承办。活动中,围绕“挖掘半导体照明产业发...
最近,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照明研发中心与北京大学纳米化学研究中心、北京石墨烯研究院刘忠范团队合作,开发出了石墨烯/蓝宝石新型外延衬底,并提出了等离子体预处理改性石墨烯,促进AlN薄膜生长实现深紫外LED的新策略。通过DFT计算发现,等离子体预处理向石墨烯中引入的吡咯氮,可以有效促进AlN薄膜的成核生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获得高品质AlN薄膜,其具有低应力、较低的位错密度,深紫外LED器件表现出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电工研究所、半导体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多COB集成光源300瓦LED诱鱼灯产品以出色的表现通过海上灯光围网捕鱼装船测试,技术与节能指标达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由中科院半导体照明“璀璨行动”计划“300瓦LED诱鱼灯研制”项目支持。 渔船海上电能全部依赖船载柴油机发电提供,传统的海上灯光围网捕鱼多采用金卤灯,单灯功率在1000瓦以上,单艘渔船需安装数百...
白光LED由于其节能、环保以及长寿命等特点成为下一代照明器件。目前,商品化的白光LED主要采用蓝光芯片激发 YAG:Ce3+黄光荧光粉,芯片发出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射的黄光混合形成白光。但是,YAG:Ce3+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中红光组份不足,采用单一YAG:Ce3+荧光粉较难获得低色温(Correlated Color Temperature,CCT< 4500 K)、高显色指数(Color Rende...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半导体研究所通过联合攻关,在SiC-LED技术路线方面中涉及的核心技术,如SiC单晶衬底、外延、芯片和灯具封装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出了多种结构的SiC-LED,并封装成了灯具,完全打通了SiC-LED技术路线,为SiC-LED技术在半导体照明产业领域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与半导体研究所通过联合攻关,在SiC-LED技术路线方面中涉及的核心技术,如SiC单晶衬底、外延、芯片和灯具封装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出了多种结构的SiC-LED,并封装成了灯具,完全打通了SiC-LED技术路线,为SiC-LED技术在半导体照明产业领域的推广打下了基础。
2014年3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承担的北京市科委“氮化镓基LED用蓝宝石图形衬底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顺利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专家组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半导体照明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对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半导体照明行业上游关键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2年8月8日,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该所投资企业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清晰高均匀度全色LED大屏幕显示器关键技术研究”进行技术验收。
2012年8月8日,受国家科技部委托,吉林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该所投资企业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高清晰高均匀度全色LED大屏幕显示器关键技术研究”进行技术验收。
2012年5月30日,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创新团队项目课题“高效氮化物LED材料及芯片关键技术”进行了验收。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王琦安等领导和专家参加此次验收会;验收专家组成员包括清华大学潘峰教授、北京国科世纪激光有限公司樊仲维研究员,中科院微电子所刘明研究员、北京大学沈波教授、中山大学王钢教授;半导体所副所长陈弘达等有...
LED路灯、LED显示屏,LED作为一种节能照明设备已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但是你可知道,通过LED发出的光线可以连接宽带网络,这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已成为事实。记者5月13日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获悉,该所对于半导体照明信息网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突破。
在视觉的明度和节能方面,很少有显示技术能与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媲美。然而,OLED多被应用于手机类小型的显示设备上。OLED的生产技术正在努力向制造如计算机显示器或者电视机等大型化的设备迈进。
接通电源后,促使灯泡发出明亮灯光的不是常见的灯丝,也不是LED发光二极管,而是一种全新的“发光芯片”。这种被称为千子LED小太阳照明灯的新型照明工具日前已经通过国家专利审查并进行了公告,而该发明竟是由长沙市工商系统一位普通退休干部王宁军耗时两年,通过上万次实验研制而成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