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 石墨烯相关记录216条 . 查询时间(0.052 秒)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由第14族元素构成的二维材料(石墨烯的“表亲”)近年来引起极大关注,因为它们具有成为拓扑绝缘体的潜力。近日,日本科学家首次让纯理论性的铅基二维蜂窝状材料铅烯(plumbene)成为现实。
石墨烯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蕴含了丰富而新奇的物理与化学性质,成为集优良力学、热学、光学和电学特性于一体的神奇材料,在信息器件与电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信息科学发展最为迅速和活跃的研究前沿之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涂料与粘合剂余海斌团队针对石墨烯/聚合物复合防腐涂层在破损后加速金属基体腐蚀这一隐患,采用氮化硼纳米点(BNNDs)作为商业化石墨烯的分散剂,利用其原子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能实现其在聚合物中的均匀分散(图1)。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的BNNDs通常含有丰富的亲水基团(如羧基和羟基)。这些亲水基团可以在水中进行电离,赋予BNNDs优异的溶解性。BNNDs被认为是单层或半层...
最近,刘忠范课题组和彭海琳课题组应邀在国际著名刊物《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题为“石墨烯产业化-制备决定未来”的综述文章“Synthesis Challenges for Graphene Industry. Li Lin, Hailin Peng*, Zhongfan Liu*, Nature Materials 2019, 18, 520”,从石墨烯产业化的现状和...
针对石墨烯气凝胶目前存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张学同领导的气凝胶团队通过“局部氧化刻蚀”在氧化石墨烯片层上进行造孔,获得孔洞氧化石墨烯,随后将孔洞氧化石墨烯与还原剂分散液高度浓缩,实现其液晶化,进一步经原位溶胶凝胶及超临界干燥获得各向异性“孔洞石墨烯”气凝胶,如图所示。所得各向异性“孔洞石墨烯”气凝胶由孔洞石墨烯片层经有序排列而成,表现出规整的三维多孔网络(规整的孔道...
具有较大可逆形变功能的弹性材料在各种工程应用中具有广泛需求。然而,目前几乎所有高弹性材料的弹性及其他力学性能都会受到温度影响,更没有一种材料能够实现在外太空等深低温环境下具有高弹性。这一难题长期困扰着国际材料研发和应用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多年持续攻关,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永胜教授团队研获了一种新型三维石墨烯材料,可在4K(约-269℃)深低温到1273K(约1000℃)高温区间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高...
近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永胜团队联合美国莱斯大学研获了一种新型三维石墨烯材料,该材料可在4K(约-269℃)深低温到1273K(约1000℃)高温区间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高弹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进展》。既往研究显示,具有压缩弹性的三维石墨烯材料在室温下具有大形变量可回复的弹性变形能力,且当材料被浸于液氦中(77K,约-196℃)或900℃的惰性气氛中,该材料的力学行为同样表现。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涂料与粘合剂团队针对石墨烯/聚合物复合防腐涂层破损后会加速金属基体腐蚀这一隐患,分别采用生物质呋喃环氧单体通过DA反应对石墨烯进行表面封装(如图1,FmG的制备),实现了石墨烯/环氧涂层的长效防腐。而且,由于存在活性链段,FmG可有效提高与环氧基体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改善涂层致密性,并极大地增强氧气或水蒸气等物质透过涂层的“迷宫”效应,延缓涂层的失效。电化学测试...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功能材料团队通过Hummers法和还原反应制备了具有高电导率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低电导率的氧化石墨烯(GO),系统研究了rGO、GO和rGO/GO改性环氧富锌(ZRE)复合涂层的腐蚀防护行为。结果表明,与ZRE涂层相比,在加入rGO后ZRE涂层的阴极保护时间和物理阻隔性能均大幅提升,ZRE-rGO涂层表现出最佳的防腐性能。一方面,rGO显著改善了锌颗粒...
日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功能材料团队指导的有机功能涂层小组通过绝缘封装、表面钝化来抑制石墨烯的腐蚀促进行为,开发出一种可自行恢复其原有的防腐作用的石墨烯改性有机涂层技术,可延长涂层使用寿命,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发展空间。该涂层采用旋涂技术,可在金属材料表面涂覆,涂层防腐效果明显,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涂层修复剂采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将分子体积小的可溶性导电聚合物聚(3,4...
发展绿色、高效的新能源存储技术是目前新能源领域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锂硫电池作为一种高比能二次电池,具有价格低廉、储备丰富、环境友好等特点,被誉为锂离子电池之后下一代动力电池体系的发展方向。但锂硫电池中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是造成电池性能衰退的主要原因,阻碍其进一步实际应用。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功能材料及自旋电子研究中心设计出一种新型全无机柔性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GFET),利用纯机械应变和铁电薄膜Pb0.92La0.08Zr0.52Ti0.48O3的挠曲电效应成功地实现了石墨烯掺杂浓度的可控,发现石墨烯的狄拉克点(VDirac)随着GFET弯曲半径(正向弯曲或反向弯曲)呈线性变化。相比于其他调控石墨烯掺杂的方法,本工作避免了杂化掺杂对石墨烯造成的破坏以及化学修饰掺杂...
近日,我校土木学院青年教师钟晶课题组与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人员合作,在石墨烯基宏观体构建与制备方面取得一系列新成果。研究成果分别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美国化学学会·纳米》(影响因子13.71)和《自然·通讯》(影响因子12.35)上。我校为共同第一单位与通信单位。石墨烯是典型的二维纳米材料,具有极为优越的力学、电学、热学、化学稳定性与物理隔绝性能。另一方面,石墨烯作为作为典型的二维材料,具...
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功能材料团队与北京科技大学腐蚀控制系统工程团队展开合作,在研究员王立平、赵海超及教授李晓刚、张达威的共同指导下,博士生叶育伟等人设计系列实验克服了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在溶剂及基体树脂中的团聚问题,成功制备出具有优异防腐耐磨性的石墨烯增强型环氧复合涂层。通过插层溶胶-凝胶化反应制备出了有机硅/石墨烯杂化材料。该石墨烯杂化材料可以均匀分散至水性环氧树脂中,并...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和玲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密胺树脂/石墨烯量子点复合微球新型白光发光材料,通过密胺树脂阳离子聚合物与石墨烯量子点的可控聚集,实现石墨烯量子点发光性能的有效调控,制备具有高发光效率、可调发光颜色和良好光、热稳定性的高效固态白光发光材料。制备所得系列白光微球具有均一的粒径(2.0 ± 0.08 μm),其发光CIE色坐标可在(0.28, 0.28)至(0.33, 0.32)范围内...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