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表面与界面相关记录190条 . 查询时间(1.807 秒)
有机薄膜电池因具有高效、低成本、轻柔、可采用全溶液法制备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取得了巨大发展,展现出产业化的开发前景。要实现有机光伏的产业化和商业化,必须发展低成本、连续卷轴印刷工艺。对于印刷薄膜光伏而言,可印刷界面材料是实现高效印刷光伏的关键材料之一。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常用的溶液法界面材料为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和聚合物/小分子类有机界面层材料。这两类界面材料...
近日,“与创新同行”论坛暨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盛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我校化学系孔彪研究员因提出超组装框架界面材料新策略用于光电能源存储及生物医学等领域荣获“科学中国人(2017)年度人物特别奖-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2018年7月1日,第五届“Nano Research Award”在第13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期间颁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江雷被授予第五届“Nano Research Award”,获奖理由为“表彰他在仿生超浸润界面材料领域,特别是在构建超浸润界面材料方面的突出贡献”。江雷出席论坛,并做获奖报告。
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傅红如博士与合作者一起,实现了对荧光染料溶剂绿7(含磺酸根的芘分子,SG7)的捕获,并通过对其发光性能测试,验证了理论上预测其发光行为的正确性。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应用材料与界面》。
日前,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材料表面界面课题组采用3D打印实现了纸基光热驱动器件的快速制备。研究人员通过在聚乳酸(PLA)中加入具有优异光热效应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发展了MWCNTs-PLA复合线材,然后采用熔融沉积(FDM)增材制造工艺在普通办公用纸上打印制备了纸基双层结构驱动器件,并深入研究了驱动器双层结构稳定性,功能层复合材料的打印层厚度和打印层结构设计对驱动器致动效果的影响...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刘亚华教授研制的超疏水材料,可将固液接触时间的理论极限大幅缩短80%,成功挑战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固液接触时间是衡量材料表界面动态润湿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固液接触时间越短,固液表界面间质量、动量和能量交换越快,材料表界面的性能更好,可应用于装备表面的抗结冰、自清洁和防污抗菌等。在亲水界面上,液滴快速铺展且停留于表面。然而,由于超疏水独有的低黏附性,液滴能够在超疏水固体表面...
水的氢键构型对理解水很多奇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关键,但是水的氢键网络非常脆弱,很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实验中如何实现水的非侵扰式探测是水科学领域的一个难题。最近,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的江颖课题组、王恩哥课题组和捷克科学院物理研究所Pavel Jelínek课题组合作,实现了表面水分子团簇的非侵扰式原子力显微镜成像,并揭示了一系列弱键合的亚稳态结构。相关研究工作于2018年1月9日在线发表在《自然-...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周峰课题组与香港城市大学王钻开课题组合作,设计制备了一种仿生水下“胶水”,该材料不仅在水下具有较强的黏附性,更重要的是,其在水下的黏附强度可以通过控制界面温度进行可逆调节。该材料体系设计理念来源于贻贝足丝在水下具有高黏附强度和水下粘合剂快速失效。为了使材料具备水下高粘附性,研究人员首先制备了一种水下黏附性聚合物,即将黏附性多巴胺分子与疏水单体聚合制备仿生黏附性线性...
应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王树涛研究员于2017年12月17日来我校化科院进行学术交流并在新化学楼226会议室做题目为“仿生粘附界面材料”的学术报告,来自化科院各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四十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报告会。王树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主要从事仿生多尺度粘附可控界面材料的研究,如抗粘附界面材料、高效粘附、生物特异识别粘附界面和器件以及疾病早期诊断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绿色印刷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宋延林课题组,在印刷制备钙钛矿晶体及电池器件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他们在喷墨打印制备钙钛矿电池器件取得突破,实现了相比传统工艺更环保的印刷制备方法。在喷墨打印钙钛矿单晶材料上取得进展,实现了印刷制备三基色钙钛矿发光单晶材料。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发现柔性钙钛矿器件中的界面层对钙钛矿层的生长和稳定性...
近年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高雪峰课题组聚焦冷凝微滴自驱离纳米仿生界面的设计、制备、性能调控及潜在应用展开了一系列探索。日前,他们受邀对冷凝微滴自驱离纳米仿生界面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专题报道及评述,文章涉及功能界面的生物原型、机理及构筑原则、金属基功能界面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能源相关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还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相关文章发布于《先进材料》。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葛子义领导的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取得系列进展。继2015年研发可湿法加工的低价非共轭小分子电解质,用作阴极界面层,突破单结有机太阳能电池10%的效率瓶颈后,在有机太阳能电池界面调控方面继续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开发系列新型的非共轭界面材料、超支化聚合物界面材料和低价环保的界面材料等。近日,该研究团队在高效率非富勒烯有机太阳能电...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高雪峰课题组在冷凝微滴自驱离纳米仿生界面的设计、制备、性能调控及潜在应用上取得研究进展。受蝉翼及弹射孢子表面冷凝液滴融合自去除原理启发,高雪峰课题组首先仿制了聚合物纳米乳突及纳米锥阵列结构,冷凝动力学研究显示,聚合物纳米乳突顶部尖锐化是确保冷凝微滴融合自去除的关键。课题组提出材料表面原位生长密排列准直纳米针可实现小尺度冷凝微滴高效自弹射去除策略,并结合实验与理...
2017年9月,中国地质大学材化学院田熙科教授团队有关“铁基芬顿催化剂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领域重要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近日,西安交大材料学院表面工程研究室戴正飞特聘研究员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颜清宇教授合作,设计开发了一种高效稳定全电解水催化剂——非化学计量比的六方相磁黄铁矿型单磷硫化钴黄壳(yolk-shell)结构,通过调节硫化/磷化程度,获得了具有不同硫磷原子比的单磷硫化钴,可有效调控Co3+/Co2+的比例及材料的电子结构,其中,P2-和Co3+离子分别表现高的电子给予和受予能力,可分别有效地促进析氢/析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