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材料科学相关记录366条 . 查询时间(0.506 秒)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杨军研究员编写的《材料科学基础 I》一书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为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系列教材之一。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因其轻质、高比强、高比刚及易加工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文体器材、汽车、能源、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G时代电子设备集成度和工作频率日益提高,加之飞行器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导致更多冗余热量的产生,随之而来的过热使役环境给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了巨大挑战,对材料的导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导热、高性能碳纤维(CF)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对设备轻量化、稳定性和...
3D水凝胶微纳结构能很好地模拟自然组织的多层次结构,可用于调控细胞行为、定向运输癌症治疗中的干细胞、促进类器官形态发生等,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众多3D水凝胶打印技术中,双光子聚合因为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而被广泛应用。利用双光子加工技术,能制备任意形貌的、高精度的3D微纳结构。传统的双光子聚合利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残留物会带来细胞毒性,不利于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且细胞、组织等处于水相环境...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维材料化学与能源应用研究组(508组)吴忠帅研究员团队发表了有关可降解聚合物基超级电容器的综述文章,系统总结了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现状,并对该领域存在的挑战和机遇进行了展望。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石能源与应用催化研究部金催化剂设计与选择氧化研究组(DNL0809组)黄家辉研究员、刘超副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动力学研究中心(1102组)樊红军研究员等合作,在铜纳米团簇的可控合成和结构解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作团队提出了溶剂介导沉淀合成原子精确铜纳米团簇的新策略,并揭示了其晶体结构和独特的光学性质。
2023年2月18日,省市重点项目中广核大湾区高分子材料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中山市东凤镇举行,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建设阶段。中山市政协副主席叶新雄,东凤镇党委书记邹小龙、党委副书记郑雄、副镇长卢钢锋,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广核技,000881.SZ)副总经理黄超,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杨新春等出席开工仪式。
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遍布农业、工业、医疗卫生、国防科技、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是现代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物质材料。然而,绝大部分的大宗高分子树脂以化石资源为原料且难降解回收,造成了严峻的资源浪费及碳排放、白色污染等诸多环境问题。因此,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的高分子合成化学,创制新一代可持续性高分子材料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
庞压卡效应的发现为构建零碳制冷新技术提供全新的技术路线。自2019年该效应被发现以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部的科研人员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在制冷应用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先后发现了碘化铵(Nature Communicaitons 13, 2293 (2022))、碳硼烷(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32, 211...
针对燃料组件CN-FMS钢焊接需求,根据材料成分特征、冶金特性、部件焊接成形特点,采用“近成分、等强度”设计思路开展了过渡段用铁素体/马氏体钢设计、制造和焊接评价,发展出与CN-FMS钢适配、焊接性良好的CN-GD钢,提出CN-GD钢化学成分控制范围;获得CN-GD钢及焊接接头基础性能数据,弥补材料长时力学性能空缺,为材料服役行为预测提供参考依据;定型锻造棒材工程化制造工艺路线,完成CN-GD钢工...
U-Pu-Zr金属燃料是我国一体化快堆实现高燃耗、核燃料循环的关键,然而我国尚无金属燃料芯体的研发经验,相关制备技术更是远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项目组开展了大长径比Cu-Ce-Zr模拟金属燃料芯体凝固模拟、吸铸成型技术研究。解决了模拟金属燃料制备过程中出现的缩孔、疏松、成分组织不均、容易开裂等制备技术难题,获得了组织均匀、缺陷少、性能稳定的大长径比合格芯体。为U-Pu-Zr金属燃料的研制、热...
铅铋快堆以其固有安全性、闭式燃料循环和功率密度高等显著优势,成为第四代核能系统的推荐堆型之一。焊接是铅铋快堆制造过程的重要热加工工艺,可靠的焊接材料是保证铅铋快堆的安全运行与设计寿命的关键因素。其中,奥氏体不锈钢与9Cr F/M钢的异种金属焊接是铅铋快堆配套焊材研制的难点之一,国内外核电标准中尚无相关推荐焊材,也缺乏相关研究的文献报道。超级奥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介于异种钢之间,有潜力发展为铅铋快堆异...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醇类燃料电池及复合电能源研究中心(DNL0305组)王素力研究员和孙公权研究员团队在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HT-PEMFC)低界面传质阻力多孔电极设计构建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基于多孔电极表面能调控,实现了非连续磷酸液—固界面层的可控构建,并阐释了该界面结构在工况下的演化机制与规律。
铅冷快堆关键设备材料服役于高温(450~550℃)液态铅铋共晶(LBE)环境中,腐蚀疲劳(CF)是主要的潜在失效形式之一,也是设计、安审、运行、寿命评估关注的重点。T91钢具有优异的抗辐照损伤与良好的中高温性能,为首选结构材料之一,其在150~550℃液态LBE中可能发生液态金属腐蚀(LMC)与液态金属致脆(LME),导致其综合力学性能下降。因此,有必要研究温度对T91钢液态LBE环境疲劳行为的影...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张忠研究员、刘璐琪研究员团队在范德华界面力学行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Elastocapillary cleaning of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interfaces”在线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5069,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53...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海军研究员团队将脱合金与电沉积相结合,在完全互溶且热力学稳定不易分解的Cu-Au合金体系中构筑出类似于调幅分解产生的纳米结构,形成仿调幅分解结构合金(spinodoid alloy)或人工调幅合金。这一新型纳米金属材料具有接近理论值的高强度,同时表现出粗晶材料的塑性变形特征,为材料的强韧化和功能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该项研究成果以“Ultrastr...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