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电化学工程 >>> 电解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电解相关记录141条 . 查询时间(3.946 秒)
该研究利用气氛催化转化过程,有效地抑制了低水合氯化镁的水解,解决了水氯镁石流态化脱水设备的耐高温、耐腐蚀和密封性三大难题,完成在50吨/年无水氯化镁规模的中间试验。具有生产成本及能耗低,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研究了基体喷砂处理,涂制母液溶剂体系,添加剂等制备技术对热分解法制备钛基IrO2+Ta2O5阳极组织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经喷砂处理后与氧化物涂层间的结合力加大,其阳极寿命明显提高,采用有机溶剂制备的涂层表现出典型的裂纹形貌,且晶粒细化,增大了阳极的电化学活性表面,从而提高了阳极的析氧电催化活性,加入适量添加剂可以改善涂层的致密度,能够有效地抑制活性组元的溶解,并阻止电解液在涂层中的渗透...
运用线性电位扫描伏安法(LSV)分析电解法处理铬渣溶浸液中Cr6+初始浓度、溶液初始酸度、电位扫描速度等因素对铁电极极化曲线测定的影响,并确定了三者的最佳取值;依据峰电位,峰电流密度与扫描速度的关系,研究了体系电极过程的可逆性,发现该电极过程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特征。
在高纯氩气气氛下,将AlC13与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r反应合成透明的铝基离子液体(BMIM)Br- AlC13;采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及X射线能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在298.15 K下进行16 h铝电沉积实验,通过循环伏安曲线法测定其电化学窗口。研究结果表明:铝基离子液体(BMIM)Br-AlC13的电化学窗口为3.40 V;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阴极新生态的铝晶粒生长完整、晶...
通过中试实验,研究了钠碱法吸收SO2的过程及其不同条件下膜电解循环再生脱硫废液。结果表明,电流密度和吸收液浓度对再生效果影响较大,高电流密度时的中间室硫转化率高、电导率下降速率快,而低电流密度时的中间室电流效率则稍大;高电流密度时的阴极室pH值和电导率上升速率大于低电流密度时的上升速率,并在电解一定时间后上升速率突然加大。低浓度时中间室电流效率高、硫转化率大且电导率下降速率快;低浓度时阴极室pH...
采用生物膜电极法降解对氨基二甲基苯胺, 并与生物法降解和电化学降解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采用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石英晶体微天平(EQCM)方法研究了酸性介质中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以及丙烯基硫脲(AT)对该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M/n分别为32.0和34.2 g/mol, 都是两电子过程, 其间未检测到Cu(Ⅰ)中间产物. AT改变了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的历程. 在含AT的溶液中, 铜阳极溶出和阴极沉积过程的M/n分别为61.9和65.4 g/mo...
合成制备了一种新的环状亚硫酸酯类有机溶剂——亚硫酸丁烯酯(BS).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 亚硫酸丁烯酯有机溶剂分子的总能、LUMO值比碳酸丙烯酯有机溶剂的低, 具有较强的得电子能力, 不易被氧化. 其作为添加剂与碳酸丙烯酯(PC)混合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可有效地抑制PC在石墨电极中的共插入, 能显著改善循环性能.
利用水热法一步制备出钛基纳米多孔网状铂催化剂(nanoPt/Ti), 并研究了它对甲醇氧化反应的电催化活性.
以Fe2O3为铁源原料, 利用热还原法成功地制备了LiFePO4/C复合材料. 用XRD以及SEM对材料的晶体结构以及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通过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 于700 ℃下制备的LiFePO4/C复合材料在0.1C的倍率下可以得到放电容量144.8 mA·h/g, 在循环160次后, 容量仍保持在141.4 mA·h/g. 这种以廉价的Fe2O3代替...
聚电解质polyelectrolytes,线型或支化的合成和天然水溶性高分子,其结构单元上含有能电离的基团。又称高分子电解质。不溶性体型聚电解质归入离子交换树脂。
为了优化导流型铝电解槽聚铝沟设计方案,对槽内热应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商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针对两种聚铝沟设计方案(即方案Ⅰ为工字型聚铝沟结构;方案Ⅱ为单聚铝沟结构)的导流槽模型进行了电−热−应力耦合计算,同时针对热应力引起的槽体形变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采用方案Ⅰ工字型聚铝沟结构时,槽体内部热应力较大,尤其是两端靠近横向聚铝沟的阴极炭块内部具有较大的应力集中,而...
利用阴阳离子交换膜变电流电解方法, 研究了改变电流密度条件下将混合硫酸稀土溶液中Ce(Ⅲ)电解氧化为Ce(Ⅲ)时, 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对阳极电流效率和Ce(Ⅲ)氧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阴离子交换膜体系中, 在相同电解电量条件下, 电流效率和氧化率随平均电流密度升高而降低; 当电流效率达到80%时, 电流密度和铈离子浓度有线性关系; 平均电流密度为325 A/m2的电流密度组合有较高的电流效率和...
采用SEM、EDS、XRD等方法对TiO2直接电化学还原产物进行分析,指出TiO2电极的还原是从外向内由高价到低价再到金属逐步进行的。对还原过程中电流、还原气相产物的分析结果表明:还原过程电流效率低,并且电流效率随电解时间延续而降低,阳极产物CO、CO2与阴极中间产物Ca发生副反应以及副反应产物炭黑造成电流短路是电流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提高电流效率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增大阴、阳极间距,减小副反应的发生...
利用双室透明石英电解槽研究了铝电解金属阳极上气泡的析出行为。实验发现, 在低电流密度下, 电解开始的一段时间内, 新生的氧用于氧化金属阳极表面以形成氧化物膜, 此时阳极室没有氧气析出, 而阴极室有铝雾扩散; 当形成足够厚的氧化膜后,阳极的氧化速度减慢, 阳极表面才析出氧气。 在高电流密度下, 由于单位时间内在阳极上产生的氧量高于用于氧化金属阳极表面所需的氧量, 电解一开始阳极上就有氧气析出。对低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