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剂工程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库 催化剂工程相关记录1002条 . 查询时间(3.329 秒)
四嗪类含能化合物因其高能、钝感、高燃速、低压力指数、良好的热安定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含能材料领域。 然而却存在低密度、低热稳定性的问题,为提高四嗪类化合物的这一性能,制备的一系列金属衍生物得到了广泛关注。 3,6-双(1-氢-1,2,3,4-四唑-5-氨基)-1,2,4,5-四嗪(BTATz)作为四嗪类高氮含能化合物一种,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及应用前景。 本文以BTATz钾与硝酸钴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
以NiCl2、Cu(NO3)2、Ce(NO3)3为原料,KBH4为还原剂,采用浸渍法和化学还原法制备了负载型和非负载型NiCuCeB非晶态催化剂,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物理吸附仪(BET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苯酚加氢制备环己酮为反应体系,考察了助剂Cu、Ce对NiB/γAl2O3 催化剂活性和...
利用生物碳源在煅烧过程中产生的还原性气体还原金属氧化物来制备自还原型双功能催化剂Ni-W/SBA-15,将其直接应用于催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氢解制备低碳多元醇,省去了催化剂还原步骤。TG和XRD结果表明,制备过程中引入的蔗糖含量为3.0 g时,催化剂中被还原的活性金属含量最高;随着Ni含量的增加,镍粒子逐渐增大;W物种为非晶态。SEM和TEM分析表明,SBA-15均匀地负载Ni、W粒子,且粒径小、分...
以 TiO2、γ⁃Al2O3及 TiO2 ⁃γ⁃Al2O3复合氧化物为载体,以 In⁃Ag⁃O 基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 In/ Ag 催化剂,通过 XRD、BET、SEM、H2 ⁃TPR 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表面形态进行分析,并考察了催化剂对 CO 选择性还原 NO 的反应活性和载体中 TiO2含量对催...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B2O3负载量(e.g. 5%~20% (w))的Ag/TiO2-B2O3-Al2O3吸附剂。以含硫量为245.36mg(S)/L 的商业柴油作为考察对象,常温常压下采用静态评价进行吸附脱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B2O3改性后的Ag/TiO2-Al2O3吸附剂的柴油吸附脱硫活性有了较大提高,当B2O3的负载量为15%时,吸附剂的吸附脱硫活性最高,2%Ag/4%TiO2-15%B2...
采用脉冲微反装置评价了纯正丁烷、含有不同比例异丁烷的混合丁烷在Au改性的纳米HZSM-5催化剂上的反应活性和异构化选择性。结果表明,在300℃时,载金量为1.31%的催化剂上纯正丁烷原料的转化率可达7.0%,异丁烷选择性可达80%以上。相比之下,在纳米HZSM-5载体上正丁烷的转化率只有0.55%,异丁烷选择性仅为11.67%。在Au负载量为0.12%~1.91%,随着Au负载量的增加,正丁烷转化...
利用水合肼还原法制备的TiO2/Cu2O复合光催化剂对活性炭纤维(ACF)进行改性,利用SEM、XPS、BET以及XRD对其进行表征,研究改性后ACF的性质及其脱硫脱硝效果。研究表明,TiO2/Cu2O同时改性后的ACF表面孔径减小,但表面石墨碳和羰基(C=O)官能团增加,增强了ACF对NO和SO2的吸附能力,从而提高了脱硫脱硝的效率,该催化剂在40℃、可见光的催化下脱硫效率达90%,脱硝效率达6...
在高压釜中采用金属氧化物和盐作为催化剂由尿素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结果表明,含有结晶水的金属盐比无结晶水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采用羟基化合物与硝酸锌组成的二元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显著高于单一催化剂;羟基与硝酸锌之间具有协同催化作用。其中,硝酸锌与SiO2组成的二元催化剂活性最高;硝酸锌与SiO2的质量比为2时,DMC收率可达4.5%。
制备了一系列含不同金属离子的磺化Salen金属配合物插层水滑石催化剂用于甘油催化氧化制备二羟基丙酮(DHA)。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分析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磺化Salen配体插入镁铝水滑石(LDH)层板间,金属离子与磺化Salen配体配合,制备出磺化Salen金属配合物插层的水滑石非均相催化剂。反应结果表明,含...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Al2O3、CeO2、TiO2及MgO负载Ni催化剂,考察了它们对甘油蒸汽重整制氢反应的催化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透射电镜及H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载体对Ni催化剂的活性有显著影响。在400 ℃下Ni/CeO2的催化活性明显好于其他催化剂,活性次序为Ni/CeO2> Ni/Al2O3 > Ni/TiO2 ~ Ni/MgO。Ni/CeO2也...
采用优化的Stöber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230 nm的单分散球形SiO2颗粒,并以此为内核,通过水解沉积法制备了不同壳层厚度的核-壳结构SiO2@Fe2O3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2物理吸附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探讨了不同制备条件对SiO2@Fe2O3催化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水解沉积法制备的SiO2@Fe2O3...
对分层装填的Ni2P//MoS2催化剂上的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层装填的Ni2P/Al2O3和MoS2/Al2O3催化剂在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中存在氢溢流效应,氢溢流有助于提高MoS2催化剂的活性位密度和加氢脱硫反应速率。由于Ni2P比NiSx具有更强的氢分子解离能力,Ni2P//MoS2催化体系的氢溢流因子略高于NiSx//MoS2;相对于NiSx,Ni2P对MoS2催...
以廉价的三苯基膦(PPh3)为磷源,以三正辛胺(TOA)为液相反应体系,溶剂热法制备了负载型Ni2P/MCM-41催化剂,并采用XRD、BET、CO吸附、XPS和TEM等手段对制备得到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该方法的合成温度为330 ℃,反应在常压下进行,比程序升温还原法(H2-TPR)所需的还原温度至少低300 ℃,比传统的溶剂热法合成原料更廉价。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比较了所制备的N...
以活性半焦(SC)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合成新型可见光催化剂Bi2WO6 /SC, 利用SEM、BET、XRD、FT-IR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谱等系列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以可见光(λ> 400 nm)为光源,模拟烟气中的NO为氧化脱除对象,进行光催化活性测试。 结果表明,通过水热法合成的Bi2WO6具有微米花形状,且光响应波长已扩展到400 nm以上的可见光区, Bi2WO6...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法和低温次磷酸盐法(L)制备了Y-Ni2P-T和Y-Ni2P-L催化剂,并采用XRD、BET、CO吸附、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稀土Y对不同方法制备得到的催化剂加氢脱硫(HD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T法制备的催化剂,添加稀土Y可以抑制Ni5P4杂晶的生成,从而促进活性相Ni2P的生成;添加稀土Y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