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剂工程 >>>
搜索结果: 16-27 共查到知识库 催化剂工程 Ru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0.135 秒)
以乙腈为碳源和氮源,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了氮掺杂的碳纳米管.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样品形貌为中空的多壁纳米管,管腔大小10~15 nm 壁厚10~20 nm.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氮已掺杂到碳纳米管结构中,主要以吡啶型氮和取代型氮存在.结合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结果发现,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氮掺杂量减少 但纳米管的石墨化程度提高.与未掺杂碳纳米管相比,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的Ru催化剂上催化合成氨反...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7.5%Ru/ZrO2хH2O催化剂, 运用 N2 物理吸附-脱附法、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用于催化肉桂醛选择加氢制肉桂醇反应中,考察了温度、H2压力和溶剂对肉桂醛转化率和肉桂醇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醛转化率随着温度或 H2 压力的升高而升高,而肉桂醇选择性则随之下降.该催化剂在极性溶剂中比在非极性溶剂中表现出更高的活...
考察了 Ru-Re/SiO2 双组分催化剂的酸性质,并探讨了Re组分在丙三醇氢解制丙二醇反应中对提高该催化剂性能所起的作用.本文采用氨气程序升温脱附法和吸附吡啶原位红外光谱法表征了双组分 Ru-Re/SiO2和单组分 Ru/SiO2、Re/SiO2催化剂的酸性质,并比较了催化剂在丙三醇氢解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Ru-Re/SiO2、Ru/SiO2和 Re/SiO2催化剂表面均有酸性位,但 R...
通过X射线衍射、CO化学吸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氨合成活性测试等手段,研究了Mg助剂对Ru/AC催化剂组分分布和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适量Mg的添加有利于Ba和金属Ru粒子在活性炭表面的均匀分布,从而提高了催化剂活性.
采用超声-静电吸附法制备了一系列经柠檬酸改性的掺Ba纳米MgO及其负载的氨合成 Ru 催化剂.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脱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柠檬酸可有效调控Ba的掺杂量,从而使Ba-MgO结构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其表面性能得到极大改善,最终导致相应Ru/Ba-MgO催化剂氨合成的低温活性显著提高.在10MPa,...
采用超声-静电吸附法制备了一系列经柠檬酸改性的掺Ba纳米MgO及其负载的氨合成Ru催化剂.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N2物理吸附-脱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添加柠檬酸可有效调控Ba的掺杂量,从而使Ba-MgO结构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其表面性能得到极大改善,最终导致相应Ru/Ba-MgO催化剂氨合成的低温活性显著提高.在10 MPa,4...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Zn负载量的Ru-Zn催化剂.XRD和XPS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的Zn大部分以ZnO形式存在,在加氢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的ZnO可以与浆液中的 Zn2+形成碱式硫酸锌盐.随催化剂中Zn负载量的增加,碱式硫酸锌盐的量也增加,这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和环己烯选择性升高.当Zn负载量为8.6% 时,加氢后碱式硫酸锌盐在Ru-Zn催化剂表面上接近单层分散态.单层分散型 Ru-Zn 催化剂...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和原位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等技术对空气和 Ar 气氛中焙烧的 Ru/Al2O3 催化剂样品上甲烷部分氧化(POM)制合成气反应进行了跟踪,并采用化学吸附、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和 H2-程序升温还原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 Ru/Al2O3-Air上POM反应出现振荡现象,而在Ru/Al2O3-Ar上则可较平稳地进行.经600oC还原后,Ru/Al2O3-Air上Ru的分...
化学还原法制备的非晶态合金Ru基催化剂融合了纳米粒子和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特征,在苯选择加氢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环己烯选择性;尤其是负载型非晶态合金Ru基催化剂,具有贵金属利用率高和易于工业化等优点,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本文综述了苯选择加氢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结构和组成及其对催化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催化工艺条件、催化剂可调变性和中试成果,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利用玻碳电极和粉末微电极测试甲醇在PtRu/C催化剂上的循环伏安曲线。比较玻 碳 电极和粉末微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并测定甲醇在PtRu/C催化剂上电催化氧化的动力学 参数。结果表明:用玻碳电极和粉末微电极测试的甲醇在PtRu/C催化剂上循环伏安曲线特 性相同,测试计算的甲醇反应动力学参数相同,扩散系数几乎相同,两种电极都能较准确的 测试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粉末微电极上浓差极化较小,当进行低...
以碱金属、碱土金属硝酸盐作为助剂前体,活性炭为载体制备了系列负载型钌催化剂,采用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XRD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助剂对Ru/C催化剂的比表面、孔分布和钌分散度的影响,并在430 ℃、10.0 MPa和10 000 h-1条件下进行氨合成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单助剂Ru/C催化剂,碱金属助剂的促进作用与其相应氢氧化物碱性变化规律一致,碱土金属助剂的促进作用与其相应氧化物碱性变化规律一致。在...
通过低温络合反应制备了高分散高合金化的Pt-Ru固溶体, 并将其均匀地担载在有序介孔碳CMK-3上, 以形成二元复合金属催化剂. XRD谱图表明,fcc结构的Pt原子部分被hcp结构的Ru原子取代形成置换固溶体, 而且几乎没有未形成合金的Ru存在. TEM和XRD研究结果表明, Pt-Ru/CMK-3催化剂中Pt-Ru合金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7 nm, 且具有良好的均一度. 还研究了催化剂对甲醇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