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裂变堆工程技术 >>> 裂变堆工程技术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库 裂变堆工程技术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70条 . 查询时间(0.708 秒)
本文叙述两套堆内三节串联热离子转换器的试验装置和试验结果,分析了串联转换器电输出特性曲线和输出电功率与热流量的曲线。发射极轴向温度分布和转换器输出电流的匹配对输出电功率有重要影响。最后讨论了势垒指数对输出电功率的关系,得出点火模型的最佳势垒指数的关系式,便于新转换器的设计。
我们的动水腐蚀实验室配备有6套动水腐蚀实验回路。在过去几年里完成了大量的结构材料筛选试验,积累了一些回路建设和运行的经验。本文报道了典型的动水回路的结构以及主要部件,如循环泵、加热器、稳压器和阀门等器件的改进。还介绍了提高回路系统密封性和系统除氧方面的经验。过去我们主要研究铝,发现动水对铝的腐蚀的影响特别严重。
通过对高温气冷堆He载气中的H2O和CO2在5A分子筛固定床上吸附净化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吸附穿透曲线,获得了5A分子筛床对H2O和CO2的动态吸附规律。实验考察了吸附温度、工作压力、杂质浓度、流速及床层高度等因素对H2O和CO2单吸附及共吸附的吸附容量及转效时间的影响,获得了最佳运行参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净化后He气中H2O和CO2的质量分数低于10-5,满足了净化系统的要求,为高温气冷堆中5A...
研究了H_2和CO在CuO-ZnO_Al_2O_3催化床中转化成H_2O和CO_2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论证了不同床层工作温度、系统压力、杂质浓度、流量及露点温度等因素对氧化铜床工作性能的影响;测得了H_2和CO在CuO-ZnO-Al_2O_3床上的转化特性曲线等变化规律,获得了转化容量、工作周期和转化效率等实验数据,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使用CuO_ZnO-Al_2O_3床可使净化后的...
甲烷转化率和产氢量是反映重整器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匹配高温气冷堆HTR-10的蒸汽重整器性能进行数值分析。设定重整器氦气入口流量不变,研究不同氦气入口温度、压力,不同工艺气入口温度、压力、流量,以及不同水碳比对重整器性能的影响。在所研究的范围内,结果表明:氦气的入口温度对重整器性能有明显的影响;氦气的入口压力、工艺气的入口温度和压力对重整器性能影响较小;提高工艺气流量,甲烷转化率降低,但产氢量增...
描述了快堆燃耗计算程序NDHEXB的理论模型,并给出了中国实验快堆(CEFR)的计算结果。结果表明NDHEXB具有良好的计算效率与精度。在NDHEXB程序中,采用六角形几何下的节块展开法求解中子扩散方程,利用常微分方程的一种数值方法——梯形法求解燃耗方程。
仿真系统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可对10 MW高温气冷堆(HTR 10)的堆芯、主回路系统和蒸汽发生器等部件进行分析计算,模拟稳态和瞬态过程,并以图形界面动态显示仿真过程。同时可对仿真过程进行回放,对仿真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以二维、三维图形显示。该仿真系统不仅对高温气冷堆的工程设计、安全分析和人员培训有重要作用,且可对HTR 10主控室的操作人员进行现场支持及各项研究提供帮助。
高温气冷堆用石墨摩擦性能研究。
反应堆堆芯损坏是反应堆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严重事故。概率安全分析可得出单个反应堆的堆芯损坏频率,而在多堆年情况下发生堆芯损坏次数的概率则可由概率论中的二项分布来计算。经计算,在堆芯损坏频率为10-4/堆年情况下,1万堆年发生堆芯损坏的概率约为0.63。 
核供热堆功率自动控制系统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系统。根据其特点 ,采用现代控制理论研究了核供热堆自动控制系统。通过仿真试验说明了采用“μ外环控制 +LQR内环反馈”可获得最佳控制效果。
介绍了用于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的超临界蒸汽发生器的设计参数,给出了传热管束的螺旋管结构设计方案和结构尺寸,并分析了其在超临界压力下的传热特性。经过热工水力分析计算,证明能够满足传热和水动力要求,且在设计工况下,不会发生传热恶化。
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是模块式高温气冷堆(MHTR)实现固有安全性的重要保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压力容器(PCPV)代替钢制压力容器作为MHTR的一回路压力边界,对余热排出系统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本文研究提出了模块式高温气冷堆PCPV余热排出系统的设计方案,对余热排出系统的主要设计参数、结构特点和热工水力进行分析。该系统能够保证在事故工况下仅依靠自然循环实现堆芯余热的非能动排出。 
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堆芯参数研究。
本文介绍17种成份的钒合金材料在高温钠热对流腐蚀装置中进行的腐蚀试验所取得的初步试验结果。分别在700℃,650℃和550℃温度条件下对这些钒合金试样的腐蚀重量变化、表面的显微硬度变化和金相结构作了比较。通过试验筛选出耐蚀性能较好的两种钒合金成份是V 15Cr 5 Ti 1 Fe 1 Al和V 8 Ti 5 Cr 5 Mo 2 Fe 1 Al。文中对钒合金的成份、金相结构、显微硬度变化与耐蚀性能...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