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玻璃与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库 玻璃与非晶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关记录191条 . 查询时间(1.868 秒)
Purpose: of the examination is determination of selected physical properties: melting and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for polypropylene PP and its composites with glass fiber during observation the m...
驰豫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有些明显,有 些不明显.所谓驰豫,简单说来就是从不稳态向亚稳 态的过渡.这种过渡总是与原子结构的重排相联系, 同时也伴随着体系能量的降低.在驰豫过程中,部分 过剩的能量被逐渐地释放.尽管驰豫过程与晶化过 程相比,结构上的改变很小,只限于原子的短程有序 排列,但对性能的改变却很大.许多对局域原子结构 敏感的物理性能,如原子扩散、粘度、延展性、力学强 度以...
本文阐述了关于远离平衡态玻璃(即急冷玻璃)弛豫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实例,介绍了测量及计算急冷玻璃假想温度和冷却速度的新途径.急冷-退火-热扫描的方法是探索玻璃中能量和结构非均匀性的理想手段.如果对一个适当退火的急冷玻璃升温差热扫描, 将会先后出现预吸热峰, 释放急冷中储存在玻璃中能量的放热峰,以及玻璃转变吸热峰.介绍和分析了预吸热峰的几个典型特征, 并与玻璃转变吸热峰的特征进行比较,这对理解玻璃弛...
通过玻璃形成区实验探索了含钐稀土硼硅酸盐玻璃的形成区范围,研究了Sm2O3含量对稀土玻璃形成区的影响和相应的玻璃形成区图,以及Al2O3含量对含钐稀土硼硅酸盐玻璃形成区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Sm2O3含量从10%增加到30%时,玻璃形成区有所增大,但当Sm2O3含量大于30%时玻璃形成区减小,当Al2O3含量为20%~25%时有较大的稀土玻璃形成区. 同时利用热分析结果所得到的玻璃析晶倾向参数b值...
以硼泥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玻璃,通过DTA, XRD, SEM等分析方法,对CaO-MgO-Al2O3-SiO2系玻璃的析晶性能进行研究,系统地分析了烧结时间和晶化时间对微晶玻璃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其主晶相为钙铁辉石,次晶相为尖晶石和橄榄石,晶粒的尺寸约为2~5 μm;其集合体呈枝晶、柱状晶体和块状晶体;在780℃下的最佳烧结时间为4 h,最佳晶化时间为4 h.
首先考察了稀土氧化物和氧化钡共掺入Al2O3-B2O3-SiO2玻璃的形成区范围、稀土氧化物掺入量对玻璃形成区的影响,然后利用差热分析手段分析了不同组分稀土氧化物对玻璃热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采用XRD和TEM/EDS对在玻璃放热峰初始温度Tx附近热处理的玻璃样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当稀土掺入量逐渐增加时,玻璃形成区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在Tx热处理温度附近,玻璃的失透主要由分相造成,稀土离子大量富...
研究了添加NaCl或(NaPO3)6的氧化铈浆料对ZF7光学玻璃抛光的材料去除速率(MRR)及对应的粒子表面Zeta电位和悬浮稳定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加入NaCl使CeO2浆料的抛光速率下降,而(NaPO3)6则可有效提高MRR;同时添加NaCl和(NaPO3)6对MRR值有明显的协同增强作用. 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定了最大MRR值(351.26 nm/min)时抛光玻璃的表面粗糙度Ra为0.799...
以油页岩渣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辅助原料制备了微晶泡沫玻璃,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微晶泡沫玻璃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发泡剂碳酸钙和稳泡剂磷酸钠的最佳掺量为4%和6%;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发泡温度1080℃,发泡时间15 min,升温速率14℃/min. 试样经过预热、烧结、发泡、稳泡和退火等热处理工艺,完成了发泡和析晶过程. 其中发泡工艺需要较高温度,并在短时间内保温. XRD, SEM及FT-IR分析...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Yb3+掺杂硅酸盐玻璃。玻璃的非线性折射率n2小(1.62),转变温度和软化温度低(分别为540 ℃和585 ℃)。测试了玻璃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计算了Yb3+的积分吸收截面和受激发射截面及荧光寿命。吸收光谱曲线表明:吸收区域为850~1 100 nm,主峰位于975 nm,次峰位于908和944 nm;荧光光谱曲线表明:中心峰值为1 010 nm,荧光线宽为65.5 nm...
采用高温熔融工艺制备了两块组分差别不大的掺镱(Yb3+)硅酸盐激光玻璃。测试出两块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计算了Yb3+掺杂玻璃的积分吸收截面、受激发射截面、荧光线宽、能级寿命、最小粒子数、饱和泵浦强度、最小泵浦强度等参数,比较发现样品的吸收截面图与倒易法计算所得的受激发射截面图线型相似,而与F-L法计算所得的受激发射截面图差别较大,这与理论分析相吻合。两块玻璃样品的吸收光谱的线型基本一致,...
制备了四种不同铒离子掺杂浓度的碲酸盐玻璃,通过测定吸收光谱计算了吸收谱线的振子强度,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不同浓度下Er3+离子发光光谱的强度参数Ωi(i=2, 4, 6),计算了自发辐射电偶和磁偶跃迁概率、辐射寿命、荧光分支比等参数,讨论了Er3+离子浓度变化对以上这些参数的影响。测试了Er3+: 4I13/2→4I15/2跃迁对应的荧光光谱和Er3+:4I13/2能级荧光寿命。最后...
远离平衡态玻璃的弛豫     玻璃  弛豫  急冷  退火  热容  预吸热峰  震动态密度       2009/10/16
本文阐述了关于远离平衡态玻璃(即急冷玻璃)弛豫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实例,介绍了测量及计算急冷玻璃假想温度和冷却速度的新途径.急冷-退火-热扫描的方法是探索玻璃中能量和结构非均匀性的理想手段.如果对一个适当退火的急冷玻璃升温差热扫描, 将会先后出现预吸热峰, 释放急冷中储存在玻璃中能量的放热峰,以及玻璃转变吸热峰.介绍和分析了预吸热峰的几个典型特征, 并与玻璃转变吸热峰的特征进行比较,这对理解玻璃弛...
关于“远离平衡态玻璃的驰豫"的导读。
使用Hopkinson 压杆对玻璃纤维增强气凝胶进行动态压缩实验,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气凝胶破坏机理. 结果表明, 气凝胶的动静态应力应变曲线均包括弹性区、屈服区和致密化区, 气凝胶在屈服区出现塑性屈服的特征. 气凝胶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明显. 气凝胶对入射波的整形作用导致输入杆承载应力的幅值明显降低, 承载应力的时间延长. 在高应变率条件下, 气凝胶中的玻璃纤维几乎全部断裂, 与基体分离, 气孔急...
本文报道了钽掺杂钌基厚膜电阻制备过程中导电相和玻璃相颗粒尺寸效应的实验研究结果。当导电相和玻璃相颗粒尺寸分别达到25和50nm时,电阻阻值和电阻温度系数也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并尝试根据厚膜电阻导电机理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定性的分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