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通信技术 >>> 有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 通信传输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 通信终端技术 电信 邮政 邮电通信管理工程 通信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学术机构 通信技术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2.126 秒)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工程建设分会(以下简称本分会),英文名称: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Branch, China Association of Communication Enterprises (缩写:CECC,CACE),是由从事信息通信工程建设管理、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通信网络系统集成、用户管线工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信...
信息与通信工程是一级学科,下设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二级学科。该专业是一个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阔的综合性专业,涉及无线通信、电磁场与微波、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多媒体和图像处理以及成像等众多高技术领域。其培养知识面广泛,不仅对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传输、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等基础知识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具备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分析与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始建于1985年,是北京市品牌、特色建设专业,2008年在北京地区进入一本招生,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计划”,2016年入选北京市教委“双培计划”,2017年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有效期6年),2019年入选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北京地区含央属高校仅100个),2020年入选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北京地区含央属高校仅80个)。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创建,可追溯到1923年我国最早设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工程系电信技术专业。经过历代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科目前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国家重点学科。作为东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本学科将创建国际一流学科作为近期自身发展的定位,致力于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营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氛围,围绕本学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与国家重大需求展开研究;并始终将为国家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专业人才、...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90年经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东南大学建立的国内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于1995年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开放运行,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的移动通信科研机构。目前实验室主任由IEEE Fellow、国家863计划“十二五”...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1979年9月成立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军首批本科教学评价优秀单位、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挂靠单位,具备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第一类),是军队“2110工程”持续重点建设院校。2017年6月,划归国防科技大学建制领导,调整组建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学院形成了初级指挥与中级指挥培训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相互支...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前身是哈军工电子工程系,目前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信息领域重点院系,从事电子信息的产生、传输、识别、处理、对抗、仿真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曾培养出郭桂蓉、杨长风、吴曼青等一批国内、军内知名学者。学院设有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10余个国家、军队、省级科研基地。学院建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特别建设有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
《电讯技术》(月刊)创刊于1958年,系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综合性电子专业科技刊物,为“双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中国通信学会推荐期刊(信息通信领域),主要刊登涉及下列应用方向和技术领域的述评、论文、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计划、省市科技基金、各级重点实验室资助的,以及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技...
通信工程实验室是一个门类齐全、演示验证结合、涵盖综合设计与开放仿真、特色突出的多功能专业课实验基地,可全面支持学生的实验课程及各种实践活动。实验室拥有设备1200台套,占地400平方米。可开设9门课程的课程实验及4门课程设计,共开设70个实验项目。这些实验项目紧密结合现代通信和信息新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广,更侧重于学员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信工程实验室将由五大综合实验平台组成:光纤通信技术(PDH/...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哈军工时期就创立了电子实验室。1996年,合并不同教研室的实验教学条件组建应用电子技术实验室。2006年成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实验中心。2006年中心整体搬迁到新实验楼,面貌焕然一新。“中心”隶属于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学院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信息领域重点院系,从事电子信息的产生、传输、识别、处理、对抗、仿真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曾培养出郭桂蓉、杨长风、吴曼青等一批国内、...
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网络安全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网络安全专委会)成立于2010年4月1日,是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的分支机构,挂靠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业务主管单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网络安全专委会作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社会团体,充分发挥支撑政府、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网络安全市场秩序、推动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建设、促进行业健...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5年,委员覆盖国内60多所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专委会研究领域包括智能信息、智能网络、智能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处理等。专委会以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整合各方研究力量和资源,解决当前智能信息网络应用中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以国家科技计划为导向,以重大行业需求为支撑,深入开展智能信息网络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专委会致力于团结全国智能信息网络...
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实验室成立于2003年11月,实验室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共有8个实验间,实验设备1100余台(套),设备总价值超过600万元。实验室现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6人。
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移动通信与信号处理实验室隶属于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室围绕海量连接和高可靠性物理层无线传输技术、新一代无线接入网架构、毫米波大容量传输、无线移动网分布式优化与高效协同等开展研究。团队方向:6G关键技术、人工智能、语音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计、非正交多址接入、大规模MIMO、ASIC芯片设计等。
通信工程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依托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以及国家级重点学科“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于2001年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具有硕士、博士授予权,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获批为校级名牌专业,2020年获批为省级一流重点培育专业。拥有电子信息与通信、计算机基础教学两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长安大学-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