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剂工程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人物 催化剂工程相关记录202条 . 查询时间(2.34 秒)
曹阳,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研究领域:1.固废利用。2.光催化剂。
夏清华,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研究领域:针对小分子(air/O2、H2O2、H2、HCHO、HCOOH、CO2)的高效活化合成有机分子、及有机分子/生物质大分子的温和催化转化,开展构建新型先进多孔材料、高效多相催化有机转化的方法学、及分子作用机制的创新研究。包括“催化高效活化空气O2或H2O2选择环氧化烯烃及环状分子选择氧化氢化、有机-无机杂化多孔材料的合成及应用、功能化多孔沸石分子筛的构建、...
胡玮,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能源相关小分子电化学转化催化剂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可再生燃料电池贵金属及非贵金属催化剂制备及其电催化;水电解析氢、析氧电极的制备及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研究等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20余篇。
胡泉源,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药物及药物中间体合成、药物杂质合成与结构分析;有机氧化反应催化剂设计与合成;有机化工生产工艺改进研究等。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科技厅重大技术专项研究2项,主持校企横向联合科研项目6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戴勇,博士,教授,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硕导。主要从事原子经济反应与绿色工艺、环境友好工业催化剂、化工过程优化与集成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等10余项,总到账经费近2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已授权5项;荣获市厅级奖励4项。
贾海浪,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徐州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中吴青年创新人才”,江苏省高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1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专业,曾获南京大学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刘静,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型纳米催化剂对生物油或植物油加氢精制的研究,生物质基光催化、吸附分离等功能材料的开发,林源植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及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等研究,研发的天然提取物已在化妆品和功能食品中得到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和企业横向课题等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上项目和国家林业局948等项目5项。先后在Green Chem.(I...
詹国武,华侨大学化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工业催化,纳米材料,膜分离,固废资源化。授权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合成苯甲醛的纳米金催化剂的植物还原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010261455.0;一种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号:ZL201010261496.X。
高碧芬,华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纳米催化剂材料及其光学、催化等特性;复合催化剂材料的制备和催化性能研究;环境污染物光化学氧化分解新方法、新技术。
黄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工业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制;可见光及常温催化氧化室内甲醛催化剂的研制;汽车废气净化三效催化剂的研制。荣誉获奖:[1]黄琼(9/14)工业废气VOCs处理关机技术、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应用,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陈敏东、盖鑫磊、沈亚飞、马嫣、余欢、胡建林、徐晶晶、徐静、黄琼、陈亮、李振炫、周永慧、吴万泉、沈...
郑启富,教授,博士,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化工系统工程、催化剂工程。
宗盈晓,女,汉族,中共党员,河南偃师人。1975年2月出生, 1996年6月专科毕业于河西学院化学生物教育专业。2003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7年6月于西北师范大学精细有机合成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河西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兼任甘肃省生物工程协会理事。
罗琨,长沙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2018年获长沙学院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专利:罗琨,贺治国,罗文连,李晶. 改性磁性氧化铝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ZL 201710736978.8;罗琨,张世英,李雪,庞娅,廖兴盛,雷敏,王丽平,杨珊. 磁性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 201610238572.2。
丁慧贤:三级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学院环保设备工程系主任。
陈汉林,内聘副教授,环境工程系专业教师,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主要开展环境纳米催化剂研发及其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处理处置等方面的研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十余篇(包括封面论文1篇),申请专利3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