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半导体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人物 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记录139条 . 查询时间(2.878 秒)
朱静, 材料科学家,1938年10月10日出生于上海市。 1957年毕业于上海市上海中学,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电子物理专业。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62年9月-1996年3月在钢铁研究总院工作。 1977年,她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冶金系统数理化考试,1980年8月由教育部、 冶金部派往美国进修,从师衍射物理权威 J.M.Cowley 教授。 1980年10月Cowley教授向...
汤定元,男,1920年5月生,江苏金坛人。1942年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48年3月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物理系学习,同年转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1950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硕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到中科院应用物理所(1958年更名为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60年至1964年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并晋升为研究员。期间曾兼任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和半导体教研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硕士生导师方光荣高级工程师。从事于微电子专用设备、电子束曝光系统、电子线路、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控制等科研工作。对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微弱信号检测及应用,高稳定度电压、电流源及高压电源,计算机接口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参加的“DY-3“圆形扫描电子束曝光机”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可变矩形电子束曝光实验系统”获中科院和机电部重大成果奖;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的“波形显示技术”在...
肖立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温超导体在强电方面的应用研究,在高温超导磁体技术、高温超导电力科学技术和高温超导物理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代表论著:发表论文约70篇,其中在国际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约35篇,在国内刊物上发表约35篇。
韩德俊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颖半导体器件物理及技术、半导体光电子学、半导体辐射探测器及相关电子学以及弱光探测技术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颜伟,男,1968年5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科研方向:(1)电压无功运行的评估与优化及无功规划;(2)不良数据的辨识、参数估计和状态估计;(3)电力系统中期、短期发电调度与交易计划及实时发电控制的评估与优化;(4)新能源发电系统的仿真控制及考虑新能源发电的电网规划。
尹项根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控制、故障仿真与状态监测、光电及电力电子应用技术。
廖广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是微纳制造,微电子封装、测试与诊断。
张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院士。教育家, 著名的通信技术专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我国通信科教事业的积极拓展者之一. 从教50余年来,为我国通信建设事业逐步现代化,锐意进取,诲人不倦,先后教授了近千名高级科研与教学人才,和译著了900万字的书籍和文章,贡献 卓著。他作为学科带头人的 上海交通大学光纤技术研究所的实验室被教委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1980年,张煦 当选位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
刘永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教授。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自适应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估值刘永坦教授,雷达系统、信号处理专家。汉族。在逆合成孔径雷达研究中,发展了运动补偿理论,并针对大带宽信号与系统提出了新的补偿理论。在数字式宽带FM/CW雷达信号处理机的研制中,提出了微程序控制模拟滑窗分段FF...
陈鹏,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2008年进入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第二层次,获2008年度“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创新人才资助。长期专业从事半导体光电材料与器件的前沿创新性研究,尤其对氮化物材料和光电子器件进行了系统且深入的研究,内容涵盖材料外延生长、结构表征、器件设计、芯片制备、器件应用和半导体照明工程等,取得了一批世界首创、国内领先的研究成果。主持...
郑有炓,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院士。现兼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信息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副组长,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顾问、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在中电55所单片集成电路与模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光电所微细加工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重点实 郑有炓长期致力于半导体异质结构材料、器件及物理研究,在III 族氮化物异质结构、锗硅异质结构、和硅基...
吴培亨,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院士。超导电子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副主任、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主任。长期从事超导电子学的研究,尤长于超导电子器件的高频(微波到太赫兹波段)应用。所领导的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有关领域的研究与培养高级人才的最重要的基地之一。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
陈良惠,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国内率先实现量子阱激光器的突破,并开拓不同波长,不同功率,不同应用目标的量子阱激光器的研制、开发与工程化。在国内外发表文章100多篇。完成中科院重大项目,国家攻关、863,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多项。他主持筹建光电子器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国家验收成为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化产业化基地。他曾任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副组长。目前...
王圩,中科院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近期主要从事InP基半导体光电子集成器件的研究。近十年来在应变量子阱激光器、电吸收调制器及其集成以及半导体光放大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实现了新型反相位增益耦合量子阱DFB激光器、采用SAG技术,研制成功2.5Gb/s EA-MD/DFB-LD 单片集成模块,并成功地在400公里标准光纤上进行了2.5Gb/s码率的传输、采用应变渐变结构研制成功偏振不灵敏的宽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